“庙”不可言百味生——评川剧《焚香记》中海神庙的空间意义|西岭雪·2024川剧节

2024-09-27 10:42:4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编者按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活动,从2024年9月到11月,在成都陆续推出41场集中展演,举办13项配套活动。这是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施行后,四川迎来的又一川剧盛事。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文艺评论版和川观新闻文化频道,特别约请专家学者对川剧节汇演活动及其剧目等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宋雨霜

川剧传统大幕戏《焚香记》,从剧本结构、舞台美术、音乐创作、演员表演等方面,都呈现出戏曲作品该有的质感,现场演出可谓妙不可言。

海神庙作为全剧重要的物理空间,既是主人公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情节发展的连接载体。毋庸置疑,作为空间媒介的海神庙,可谓“庙”不可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物质性:庙作为传统戏曲空间的表达

庙在戏曲内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往往作为故事情节的背景或人物活动的场所。在《焚香记》中,主要涉及青楼、海神庙、相府等场所。其中,海神庙出现的频次、所具备的功能最为重要。

海神庙是敫桂英与王魁命运产生连接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意味。在这里,敫桂英救起冻晕在风雪中的王魁。海神庙见证了二人命运变化的过程。情深意浓时,二人在庙前盟誓;王魁不在身边时,桂英独自前来庙中祈祷;桂英得知王魁负心后,在庙里哭诉、打庙直到自杀,活捉王魁回到庙中等,全剧的核心情节都与庙相关。

海神庙既是故事发生的物理空间,又是一条故事发展的空间线索。

全剧起源于庙前相遇,结束于庙中对话。桂英哀叹一句“我心中的王郎已死,杀他又有何用”,她的背影在高大的神庙空间中显得悲壮又凄婉。如此,基于海神庙这一空间载体,全剧形成闭环,首尾相照,命运的悲欢离合在庙宇内外演绎。

作为川剧传统大幕戏,《焚香记》的舞台布置简约,充分显示了戏曲空间表达的写意性、虚拟性。一张大幕布、摆有香炉的案桌,呈现一个庄严神圣的神庙空间。有形的道具呈现物理层面的神庙空间,其具备的神圣性、祭祀性、威严性,需要观众参与戏曲演出空间的虚拟建构,如此可激发观众的艺术想象力。

精神性:痴情女子的心灵寄托

海神庙作为传统文化空间,具有神圣性。在传统文化中,庙宇通常代表慈悲、包容、怜悯等。桂英在海神庙前救起冻晕的王魁,这一善举凸显她内心的良善,这份良善与庙宇蕴含的慈善是吻合的。

作为历经风尘苦楚的青楼女子,桂英渴望遇到良人,因此和王魁情深意浓时,在海神庙中盟誓,祈求心意相通、相爱相守。在这里,海神庙如同两人爱情的庇护所,海神也是美好情意的见证人。

王魁离开后,桂英来到海神庙祈祷。桂英拈香以诚,将私言密语诉与神明。植香入炉,在神前定下生死之契。香烟袅袅,只觉四周氤氲着幸福的气息。庙中,一个焚香跪拜的痴情女子,经由演员生动演绎,呈现在观众面前。

桂英敬畏、信任海神庙,抱以极大的期待,这为后来的打神告庙埋下伏笔。

得知王魁负心,桂英失魂落魄地来到庙中,先是哭诉,继而转向质问、斥责。见皂隶牌子哥无语,又见海神默声不答,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垮塌。她对海神庙的态度从敬畏、信任,变为怀疑、斥骂。

打神告庙这一段,看得让人震撼又心痛。理解了海神庙之于桂英的重要性,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看到桂英打砸神像时,不禁联想到电影《祝福》里祥林嫂用刀砍庙里门槛的场景。她们一样地信任、寄希望于庙堂,却被现实摧毁希望。在极大的悲痛和无奈中,以极端的行为发泄情绪,着实可悲可叹。

海神庙见证了桂英人生的至乐时刻,也是其生命走向终结的所在。打翻的案桌,象征着她内心希望的毁灭。疲累睡去醒来后的桂英,悬索自绝于庙中,令人唏嘘。变为魂灵的桂英,依然寄希望于海神爷,希望他帮助查明王魁负心的缘由。

从生到死,桂英都和海神庙有着不可分隔的精神连接,更凸显出旧时底层人物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戚无助。

教化性:负心人被“审判”之地

人类社会的活动赋予了实在空间以社会内涵,实在空间也因此被纳入社会信息的自我表达体系中,成为社会的“皮肤”。人们的宗教活动赋予教堂、寺庙以神圣感、权威性,同时,人们也在教堂、寺庙感受到罪与罚、善与美等社会秩序与价值观,正如李白的诗所言“灵庙肃神心”。

海神派出的判官与桂英的魂灵一起,抓了王魁回到海神庙中。在这里,王魁听到了桂英哭诉的心声,见到了她自绝的绳索,为之震撼,这是一场迟来却不会缺席的“审判”。

王魁被“审判”离不开判官的威逼恐吓,也离不开海神庙这一权威神圣空间的氛围。一方面,海神庙是二人相遇、盟誓的地方,镌刻着美好回忆。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在王魁心里产生波澜。另一方面,海神庙空间具备的凝重、威严感,足以震慑内心发虚的王魁,让其心生恐惧、绝望,以至于狼狈地颤抖、跪拜。

桂英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判官“缓思裁,你权相待”,希望王魁在海神庙可以醒悟。但很遗憾,王魁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基于恐惧的臣服,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醒悟。海神庙空间的威严性、判官紧逼、桂英多次劝说无果后的失望,形成一场深刻的“审判”,彰显传统戏曲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朴素价值观与愿望。

袅袅香烟,流动人生,心性沉浮,神灵自知。透过《焚香记》,我们可以体会到庙宇这一空间之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又可品味出海神庙在本剧中的多元内涵与价值。神庙幽幽,静看人间悲欢离合,果真是“庙”不可言百味生,烟含人间不了情。

作者简介

宋雨霜,成都文理学院写作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评协会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