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四川造”电影《熊猫计划》主创:“中国人自己的熊猫大片”是如何炼成的?

2024-10-17 18:11: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陈云鸽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国庆档,有这样一部“四川造”黑马影片突出重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由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出品,张栾执导,成龙、魏翔、史策、韩彦博领衔主演,贾冰特别出演,安地、马铁摩、莎莎、芮丹尼、诺克主演的合家欢喜剧《熊猫计划》。该片自今年国庆档正式上映以来,累计票房突破2.56亿元,观影人次超731.6万,成为了国庆档中唯一一部票房连续逆跌的影片。

在电影《熊猫计划》中,功夫巨星Jackie认养熊猫幼崽呼呼,却被国际犯罪组织盯上,一场熊猫抢夺战就此展开。影片中,成龙一改往日硬汉形象,“猛猛打”的“大哥”遇到“大萌主”呼呼极具反差感。除此之外,知名喜剧演员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魏翔、史策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喜剧演员,凭借自然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喜剧功底,收获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与支持。此外,韩彦博、贾冰等一众金牌喜剧演员的加入,更是将全片的喜剧氛围推向了高潮。国民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不仅为影片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笑料,也将为整个故事注入了鲜活生命力。

作为全球首部熊猫喜剧电影,《熊猫计划》在剧情设计上大胆创新,将国宝熊猫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与动作、喜剧、冒险等多重元素巧妙结合。其中,亮眼的四川元素与合家欢属性也是其票房制胜的法宝。

《熊猫计划》主演成龙表示:“中国有功夫也有熊猫,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把中国功夫和熊猫结合在一起,用全新的形象带给全世界的观众,为大家带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熊猫电影。”目前,这部被观众誉为“中国人自己的熊猫大片”的合家欢喜剧电影已确定将于海外上映定档,即将在全球64个国家发行。让全世界朋友们感受国宝熊猫和国宝级演员成龙,“双国宝”组合带来的欢乐。此外,影片中大熊猫“呼呼”的形象也将与金熊猫国际传播奖进行结合,并在金熊猫奖举办期间进行展示。

近日,就这部黑马影片,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熊猫计划》第一出品方、峨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以及导演张栾。



对话峨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

关注项目与时代是否能共振、与观众是否能共情

记者:峨影集团是该片第一出品方,谈谈这部影片的缘起?是如何接触到这个项目的?

韩梅: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峨影集团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影视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创作以大熊猫为重点的生态文化题材已经纳入集团的影视创制“金顶计划”,是集团的四大重点创制题材之一。集团长期以来一直在组织创作策划与熊猫有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如峨影厂钱道远导演的故事片《熊猫的故事》等。另一个契机是在2018年和2019年,四川省电影界组团到香港拜访交流,决定促进川港电影的交流合作,成龙当时表示他对三星堆、大熊猫等四川特色的题材有极强的兴趣,因此峨影和成龙在共同创作熊猫题材影片愿景的基础上,达成了此次合作。

记者:在筹备拍摄影片之初,为何会选择“成龙+大熊猫”这一组合?背后有着怎样的渊源?

韩梅:早年成龙在四川有一定的拍摄经历,展现出了对熊猫的深厚情感,并在2009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来到成都认养了两只熊猫,命名为“成成”和“龙龙,他与熊猫的渊源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特别是他还作为熊猫大使,在世界各地的红毯或首映式等场合,都会带上“成成”和“龙龙”这两个吉祥物,宣传我们的国宝。

记者:作为四川文化的代表之一,熊猫在影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影片曾在四川哪些地方拍摄?该片是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

韩梅:2023 年8月2 日,《熊猫计划》先后在四川成都、雅安等多地进行实景拍摄,剧组在雅安拍摄期间,走访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将雅安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影片还在重庆永川实地取景,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些实地取景不仅为观众呈现了真实而美丽的场景,还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国庆期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电影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宣部电影局和文旅部共同组织了“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在该活动下,电影《熊猫计划》与成都文旅等共同发起了“跟着熊猫计划游四川”的主题活动,助力国庆期间电影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电影中熊猫“呼呼”人偶来到成都的影院和春熙路、宽窄巷子等热门景区,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记者:这部以“熊猫”为主题、由香港演员主演的影片,第一出品方是峨影集团。川港两地在动作电影领域的合作,渊源颇深,可追溯到1988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过江龙》。请介绍一下川港影视合作往年的渊源以及近年的合作情况。

韩梅:《过江龙》又名《过江》,是中国香港动作电影一代宗师张彻导演晚年跨过香江与内地合拍的一部卖座电影,开启了川港两地电影合作的佳话。201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川举行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签署了《川港合作会议合作机制安排》和《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备忘录》,其中就涉及到双方加强电影产业合作,川港文化交流合作有望“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年10月,在川港影视合作采风活动期间,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成员在四川进行采风、交流,包括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会长成龙、执行会长曾志伟等。同年11月7日,在香港举行的“川港两地影视文化交流日”活动,《川港两地影视文化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

记者:这几年,四川影视成绩亮眼。《白塔之光》频频得奖,《里斯本丸沉没》将代表中国冲击奥斯卡等。还有很多大片峨影也参与其中。峨影这么多年的投资策略、选片策略是什么?面对市场变化,峨影如何应对?如何勇攀高峰,不断打磨精品?

韩梅:峨影坚持创作为本,主导深入实施电影创制“金顶计划”,坚持“主旋律+多类型”创作思路,推出一批传播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人民审美的影视佳作,自2017年以来,出品或联合出品取得公映许可证70余部,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等各类奖项30余次。其中《白塔之光》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打破历史记录;获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五项大奖。《漫长的告白》获金鸡奖两项大奖,《随风飘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此外,主创主投了展现民间登山救援队的电影《你是我的英雄》,以敦煌研究院樊锦诗为原型的电影《吾爱敦煌》,还有表现小凉山大龄少女返学的少数民族电影《阿莫阿依》等。

下一步,将继续巩固集团电影创制的“峨影品牌优势”,最根本的就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影视精品。这就要求我们继续突出影视创制的龙头业务地位,逐步把创作生产作为中心环节,始终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高标准,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和四川发展故事。一要把握创制方向,更加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峨影作品具有被评论界誉为“战斗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近年来,我们坚持用镜头记录时代、反映生活百态,为峨影作品增添了“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时代特色。二要把握创制内核,坚持植根传统守正创新。这些年,我们围绕集团的“四大题材”,创作拍摄了一批影视精品,努力推动了“两个结合”的峨影实践。三要把握创制重点,抓好影视精品创作生产。要把握电影投资的主要方向,除了主创团队,要重点审视一剧之本,把关注点向前端源头倾斜,筛选出那些“多类型、小正大、小而美”且容易受当下观众欢迎的故事,一定要关注项目与时代是否能共振、与观众是否能共情。




对话《熊猫计划》导演张栾:

影片动人是因为中国人对大熊猫的独特情感

记者:影片中除了“动作戏担当”成龙以外,还有有许多新生代喜剧演员的新面孔,您在选角时有何种考虑?

张栾:成龙大哥对现在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样的喜剧节目都特别关注,里面的演员也都叫得上名字。我就问大哥:“您很喜欢他们吗?”大哥说:“对啊,他们太棒了!他们的节目我基本都会看。”那我就想着不如趁这次机会让大哥跟这些年轻的喜剧演员合作一次,后来就找到了魏翔、史策、贾冰这些国民度很高的喜剧演员。大哥跟他们合作起来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新的创作方式和交流方式,这其实是很多业内资深的演员们所期望的:多跟年轻人接触,给他们一些机会,也能挖掘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与成龙的合作印象如何?有什么令您难忘的幕后故事?

张栾:跟成龙大哥合作感受太多了,用一句话形容成龙大哥在片场的工作状态就是“成龙比你想象中的成龙还要拼”。我们之前都看过大哥的片场花絮,《熊猫计划》开拍前我也做好心理准备了,但是真正在片场拍的时候还是会被他的状态感动到,比如吊威亚,身上的威亚绳一挂就是几个小时,威亚挂着的时候也没办法靠在一个地方休息,只能坐在没有靠背的小板凳上等,有时候我看着大哥就觉得他特别孤独,特别难受。我跟大哥说“要不您把威亚先脱了吧”,他说“算了就穿着吧,脱了再穿很麻烦”。他在现场拍完自己的戏了有时候还会小声跟我说“你放心我不会走,我在门口的车里等,如果需要补镜头我随叫随到”。我当时就想“从没遇到过这么敬业的演员”,而且从不迟到、早退。还有一次我去到大哥的工作室,他让我在工作室的留言簿上写几句话,我就写了“向从不迟到、早退的成龙致敬,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成龙和熊猫也是我们电影的两大看点,都是大家很关注的点,跟他们合作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创作的时候就觉得这样一个组合观众应该会很期待!

记者:影片自国庆档上映以来,累计5次实现单日票房逆跌,你认为该片缘何打动观众?相较于观众较为熟悉的“成龙功夫大片”有何创新?

张栾:首先感谢观众对影片的认可以及对熊猫电影的热爱和鼓励。打动观众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中国人对大熊猫独特的情感,其实之前剧本里有一句对话,因为时长的原因剪掉了,大意如下——反派问Jackie:“这只熊猫(呼呼)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搞乱我的计划?”Jackie回答:“只要是熊猫的事情就是中国人的事情,我必须管。”我觉得这句对白等于也是说出了观众的心声,所以无论是在形象上还是国际影响力上,中国人对于熊猫的喜爱大家都是能共情的。从一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们就在努力找创新点,但是发现我们所有的创新跟成龙以往的作品相比都不能算新了,所有能想到的基本在成龙电影中都有体现。所以我们就想不一定非要找创新点,只要把内容做踏实,能让观众开心一笑,我们的初心就达到了。创作之初成龙大哥也说“这个片子一定要考虑小朋友的观影感受,熊猫毕竟会吸引很多小朋友”。所以我们把故事和人物设定地相对简单,坏人没那么坏,贼也没有那么精明,尽量减少暴力和血腥画面,以及枪支的出现,不让小朋友害怕。这些我们在创作初期就已经全部考虑到了。

记者:创作阶段,如何确保故事既贴近熊猫的真实生活又富有想象力、趣味性?影片如何平衡CG特效与真实情感的表达,拍摄手法、视觉风格上有哪些独特的创意或挑战?

张栾:因为是CG制作的熊猫,拍的时候是一个蓝色玩偶道具,演员确实没有机会接触到熊猫,只能靠大家在网上反复观察各种熊猫形象以及保育员和熊猫之间相处模式,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尽可能地感受和创作。比如电影中呼呼的抱腿杀就是来源于生活中保育员打扫卫生的时候,熊猫一直抱着腿撒娇,保育员就这样拖着熊猫扫地,特别有趣。拍摄手法上我们参考了很多真实熊猫的动作,从它的表情、走路的样子、躺着的样子,再到腿挂在树上晃脚的节奏,没站稳摔倒的动作等等小细节,都做了很多模型和建模,最终从若干个参考方向中选择最合适的。视觉风格上我们也是在保证写实的同时给呼呼加入一些独特的个性,甚至在呼呼的一些细微表情上我们也稍微地做了拟人化处理,比如魏翔、史策跟呼呼藏在一堆熊猫玩偶里躲雇佣兵那场戏,谁说话呼呼的眼睛就看向谁,就像能听懂他们说话一样,像一个小孩子,后面特效做出来之后我们也是觉得非常有趣,稍微拟人一点的处理也能让呼呼跟人物之间更有互动感。

记者:将来是否还有在四川拍摄电影的计划?如何看待四川的影视氛围?

张栾:现在确定的,明年会有一部在成都开机的电影,目前也在剧本创作当中,可能还不止一部。我觉得跟成都还挺有缘分的,包括这次拍《熊猫计划》。整个四川的影视氛围特别好,首先是四川的朋友们都很朴实,在拍电影的过程当中大家都很支持,一听说是拍大熊猫相关的电影就更热情了,真的是像在拍他们的家人一样,像在宣传他们自己一样,我们去熊猫基地取景的时候有好多老百姓就自发地过来说“你们是在拍熊猫电影嘛?太好啦!需要群众演员的话我们都可以帮忙”。而且我们去到的很多拍摄地一听说我们要拍熊猫电影,都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包括场地等各种支持,工作人员也都很配合。这些年在成都拍的电影越来越多,我的很多朋友也都在成都立项拍戏,这离不开四川老百姓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希望能通过《熊猫计划》跟四川结缘,以后能多在四川拍戏。




(片方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