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首发经济新赛道,成都拼什么?

2024-10-19 22:41: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姜照雯

川观智库研究员 饶雪琪


名词解释

首发经济


根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释义,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特征,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升级发展,以业态创新为引领的“首发经济”是抓手之一。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方面,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化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拓展消费新场景。”

首发经济源于首店经济。根据近5年来商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中商数据发布的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成都在首店开设数量上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那么,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有何不同?从首店到首发经济,“新赛季”中成都该怎样发力?为此,川观智库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Part.1

拼场景:零售和会展是首选

●首发经济是从整个产业的层面更完整地体现创新,考核指标更复杂、严格

首店,最初是指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开设的第一家门店。据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介绍,将首店上升到首店经济,强调的是首店资源可促进城市形象和消费。后来首店经济内涵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更多元的品牌及更精细的业态,例如概念店、体验店等,在此基础上叠加产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

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看似一字之差,实际却更加完整地体现产业在业态、模式、服务、技术等各方面的创新。

“首发经济和首店经济的站位完全不一样,覆盖范围也更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何佳讯表示,首店经济主要针对零售、商贸等角度,有其局限性。首发经济是从产业的层面更完整地体现创新。具体表现在,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企业推出产品或服务要进行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在这一经济过程中,能够吸聚专业服务机构乃至企业总部,尤其研发总部和营销总部,促进链式发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人才等要素,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首发经济评价考核指标更复杂、严格。首店经济的重要评价依据是首店数量和首店能级(包括品牌级别、经营面积和收入、媒体报道数量等),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看数量和规模显然不够。在此背景下诞生的首发经济,其评价指标既体现品牌在市场占有率、质量、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引领性地位,还考虑新品的市场认可度,以及首店的存续情况等。如上海发布的全球首个“首发经济”标准——《首发经济评价标准通则》(以下简称《标准》),将品质、创新和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力等作为关键评价指标,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研究员冯帆认为,这套关于首发经济的评价体系比以往首店经济的评价体系复杂得多,也更加全面,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首发经济能为地方带来的价值更清晰。

成都是四川首发经济的排头兵,自身发展势头强劲,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竞技首发经济新赛道,成都拼什么?

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叶胥及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周清杰共同提到,零售场景和会展场景是成都竞技首发经济赛道的首选。

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成都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零售场景下的首发经济是应有之义,如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首店,推动其在成都进行产品首发、首秀、首展,包括时尚奢侈品、电子产品、汽车、精致餐饮以及新潮消费者追捧的人气IP周边、游戏产品、潮流服饰等,相关首发或体现“档次”,或拉动“人气”,具备“时尚、品质、新潮”等特点,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和新鲜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成都正在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发展会展场景的首发经济,既能促进链式发展,也有利于以新品首发扩大展会关注度,提升展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展示成都的创新能力和开放程度,同时也能集中力量帮助参展商“开单”,增加其参展积极性。在此场景下,具有市场潜力、技术创新、成本效益等优势的各行各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汇聚,将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Part.2

拼配套:重视三大趋势带来的需求

●以城市文化与首发经济相互赋能,顺应首发创新带来的配套升级新需求,重视会展场景带来的增量空间

综合受访专家观点及近期各地零售和会展场景下的首发经济新现象,川观智库发现,有三个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城市文化与首发经济相互赋能。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伊娜认为,品牌与城市的不断碰撞和融合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可将其称为首发经济的一个新趋势。具有特色的城市地标建筑成为首发经济活动选址重要依据。近年来一些知名品牌在选址上越来越注重产品与首发城市建筑风格的契合度。如,上海历史老建筑就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稀缺性,成为品牌选址的宠儿。今年引进了众多特色首发经济活动到成都的创派商业董事长夏蓁提到,特色地标性载体能够赋予品牌不一样的文化底蕴,反之,时尚、新潮、品质的首发经济活动也为城市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注入能量。如今年5月,比亚迪旗下秦LDM-i的新车发布会选址西安的古城墙下,使西安古都形象在新产业的“碰撞”下焕发青春;7月,泡泡玛特首家艺术画廊风门店在卢浮宫正式开业,成为首个进驻卢浮宫的中国潮玩品牌,大批消费者在店外排起了长队等等。结合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成都也提到支持创新开发大熊猫文化、三国文化、金沙文化等城市标识性产品。实际上,这些城市IP的影响力可以有意识地应用于首发经济。

趋势二,要顺应首发经济带来的配套升级新需求。场地选址是发展首发经济的第一步,各地对此都非常重视。近年来,北京利用现有场地,培育了北京SKP、大悦城、首钢园、隆福文化中心等不同类型的十余个全球首发中心,上海、广州也在打造首发经济活动集中展示的空间载体。中商数据合伙人李静雅认为,打造这样的空间载体,会给企业留下服务专业、准备充分的印象,更能吸引企业到当地举办首发经济活动。近期,当红日本二次元IP Chiikawa(吉伊卡哇)的日谷(日本官方商品)在成都举办了人气火爆的全国首展。活动运营方向川观智库表示,此次首展需要足够的空间施展,同时正值高温天气,必须在室内举办。运营方跑遍成都所有能做活动的场地,才选定一家拥有400平方米空间的商场,而通常商场的可用空间不超过200平方米。因此,川观智库建议成都可搜集更多活动运营方、品牌方的现实案例,规划更方便其落地的空间载体,并做好各载体的宣传指引。

趋势三,重视促成大型展会中的新品首发活动。通常会展参展商将新品首发活动称为“开单神器”,对于会展场景,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是重要手段。如广州广交会、上海进博会、北京服贸会等大型展会均重视新品首发活动,专门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设置展台展厅,提供批量展示的舞台。今年5月最新一届广交会共举办334场首发活动。而目前,川观智库整理发现,在成都,除车展外的大型展会中,只有零散、偶发性的新品首发活动,也未设置过新品首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叶胥认为,这一空白表明能集中持续开展上百场首发活动的会展场景,将成为成都发展首发经济的新增量。他表示,会展方面的首发经济不意味着要单纯追求新品首发活动量的增长,从促进本地产业优化升级的角度来看,建议成都对参展商举办新品首发活动的支持可以有所侧重。一是品牌所属的产业适合本地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二是其所关联的产业链条尽可能长一些,影响的上下游企业多一些。比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

着力首发经济也亟须政策支持。近一年内包括上海、北京、广州等在内的许多城市均针对首发经济发布了支持政策。如,上海在《标准》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支持政策,并出台了设置有首发经济示范区的商业空间规划;北京也在今年发布了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的界定标准,以及相关资金支持政策;而广州则在发展首发经济措施中,部署了助力首店选址和总部落地、完善包括专业服务机构及宣传等在内的产业配套、制定评价指标等配套文件、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尽管成都此前曾聚焦首店经济出台过系列政策,但据成都零售商协会相关人士透露,成都市级的首店经济政策规划已到期,锦江、温江、青羊等部分区配套制定了相关政策。在新一轮首发经济的发展中,成都也迫切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和保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