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大调研·“宝藏”企业成长记②丨 给工业母机生产“牙齿”,这家企业如何从国际巨头“虎口”夺食?

2024-10-23 08:08: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薛静怡 赵明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

10月18日,四川在线记者来到成都经开区车城西一路,刚一走进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美奢锐新材料公司)大门,便被眼前两层楼的青瓦白墙建筑、层层叠叠的竹林流水搞得有点迷惑:怎么这么像酒店,是不是走错啦?

川西民居风格的工厂。

“没错没错,这是我们公司专门打造的川西民居风格。”工作人员连忙解释。

一个没有“厂味”的工厂,引发了我们的好奇——这家工厂是生产什么的?答案很明确但反差也很大:为工业母机生产“牙齿”。

我们更好奇了——工业母机是什么?牙齿又是什么?带着问题,我们在美奢锐新材料公司一路寻找答案,一步步揭开这家“宝藏”企业神秘的面纱。

 

闯入细分赛道

美奢锐新材料公司创始人兼CEO颜焰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的拳头产品——金属陶瓷数控刀具,装在工业母机上,用于切削。“形象一点说,就像是工业母机的‘牙齿’,它是一种消耗品,经常需要更换。”颜焰说,目前公司已有3000多种品类,年产“牙齿”1400多万件,在金属陶瓷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全球前五。

工业母机的“牙齿”。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细分赛道?颜焰回忆,公司的创立其实源于一场地震。

工业母机,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其重要性不亚于高端芯片,是制造业最核心的基础。但不管是工业母机还是其“牙齿”,我国都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2011年,日本遭遇福岛大地震,相关企业停产,导致中国市场的金属陶瓷数控刀具基本处于“断货”状态,进而严重影响到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我们看到了市场机遇,也想解决这项‘卡脖子’的痛点。”颜焰说,正好了解到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这样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就一起联合组建研发团队,果断地扎进这个细分领域。

生产车间。

2012年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几个人,当年就扩大到了30多个人。这个赛道之前缺乏国产替代,因此产品一推出就不愁销路,但创业之初,合格率成了最大的困扰。

不到20%的产品合格率,意味着大量废品,“创业初期我们缺乏资金,买不起高昂的进口设备,只能采购比较低端的设备,导致工艺不够稳定,大批产品不合格。”美奢锐新材料公司研发副总经理鲁攀告诉我们,提升合格率关系企业生死存亡,他们从原材料端、设备端、技术工艺端同时发力,一步步提升合格率,目前已经达到99%左右。

走过至暗时刻

在跨越合格率难关的过程中,公司走过一些弯路,甚至差一点就倒下。

那是在创业的第6个年头,产品通过小规模的样品测试以后,客户下了批量订单。然而公司那时还是一个小作坊,没有实现自主量产,为了交付订单,只能走委托加工的路子。

后处理车间。

颜焰回忆,有一天,公司的质量负责人突然要离职,背后的原因让她胆战心惊,“他告诉我,委托加工的厂家能力有限,合格率只有30%左右。”颜焰非常震惊,因为前期通过各种努力,公司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80%以上并且在逐渐增长,但现在因为委托加工造成了棘手的局面:如果不交付,逾期会导致违约;如果交付低合格率的产品,公司信誉将极大受损。“同时已经生产了大量的不合格品,如果不付钱给加工厂家,对方也会找我们麻烦。”颜焰说,那段时间是公司创立以来的至暗时刻。

痛定思痛,颜焰带上了行李,租住在工厂旁,每天守着厂盯质量。对委托加工的产品,能退则退,不能退则修,库存里的废品全部报废;对追订单的客户,各种解释、道歉、赔偿,整整几个月几乎没有产品交付,亏损上千万元。“回过头来看,那是个非常难迈过的坎儿。”颜焰坦言,当时团队内部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出于经营的角度,为了让企业活下来,“品质差一点就卖便宜一点。”但颜焰还是坚决地拒绝了不合格品,“公司虽小,但路还长,断腕虽然痛,但保全了大局。”

在这次事件之后,公司团队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刻骨铭心,全力打造量产生产线,对标世界一流品牌的竞争能力和品质要求,一步步向上攀登,避免跌入低端产品的漩涡。

开启发展快车道

“牙齿”是如何生产的?在生产车间,来自攀西地区的钒钛材料,经过粉末制备、压制、烧结、涂层等70多个工序之后,变身为耐高温、耐腐蚀的坚硬“牙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核电、精密电子、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梳理企业发展的阶段,2018年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是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中试、产品化的过程。2018年,美奢锐新材料公司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量产线建成,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金属陶瓷自动化生产线,公司开始实现产业化,第二年金属陶瓷数控刀具的产销量便跃居全国前列。

金属陶瓷切削工具。

位居国内前列后,公司定下目标:开拓海外市场,希望能将海外业务占比做到50%。

刚准备大干一场,新冠疫情就来了。整整三年,全球化的步伐暂时搁置。然而公司并没有停下来,而是苦练内功,2021年二期产线建成,四川省新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挂牌,专注研发和更广泛的科技成果转化。

车间干燥设备。

技术评审会,是颜焰不管多忙也必须参加的一个会议。会议主要对研发项目是否立项,以及投入的人、钱、物等资源进行评估。鲁攀介绍,公司平均每年有6—8个产品开发类项目,为后续发展蓄能。

谈到未来,颜焰表示,希望能实现两个跨越:一是扩产能,将年产能从目前的2000万件提升到5000万件;二是增品类,从目前的3000多个品类,增加到1万个以上。“我们这个细分赛道市场不大,国内全部市场容量也只有300多亿元。”她表示,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领域,所以她们下一个目标,就是重启国际化,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国际巨头一决高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