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向宇 摄影报道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10月30日下午举行的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平行论坛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颖借用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的诗句,开宗明义引出了此次平行论坛的主题——“融合共生: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千古文物有灵性,万年古迹赤子心。”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以及意大利、日本等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并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展开了四场圆桌对话,在多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中,搭建起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多元框架。
圆桌讨论
“保护文化遗产,更要保护遗产下的生活方式”
“丝绸之路,其内涵与外延包含的是一部世界史……但全球气候变暖正在为沿路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空前挑战。”论坛开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段勇以“全球气候变暖挑战下的丝路遗产保护”展开主旨演讲,为平行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挂上了一个嘀嗒作响的时钟”——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刻不容缓。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段勇
“受制于自然环境改变等因素,类似古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正处在一种‘未经发现便要逝去’的窘迫境地。”段勇用自己考察中亚的经历反复印证着一个观点——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是实现其创造性转化的基础。
如何与时间赛跑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会专家学者就保护对象的意涵进行界定与延展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法论。
“文化遗产是一个有形与无形兼具的实体。”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副校长丹尼尔·帕布奥诺以意大利特拉西梅诺湖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为例,阐述了文化遗产在保护时兼具的多元性。
“悠闲生活在特拉西梅诺湖地区的居民,共同构成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全貌。”在丹尼尔·帕布奥诺看来,“有形迹的文化遗产与依附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交融在一起”,这就需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留下原生居民在遗产下的生活方式。
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副校长丹尼尔·帕布奥诺
对此,山东大学《民俗研究》编辑部编审朱以青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进行了归纳,即“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的保护。”
如何理解这一观点?朱以青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例进行了阐释,“农业文化遗址天然具有生产性、活态性和可持续性,但一旦打破其中任何一环。”她解释道,比如为了保护梯田景观将原有村民全部迁出,那农业文化遗产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对此,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深以为然。在他看来,将“人”的因素从文化遗产保护中“剔除”的做法,同样会阻滞它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进程。杨振之以近年来全国各地古城、古镇文旅开发为例,消费者所追求的沉浸式体验,离不开那些世代生活于此的居民的参与。“保存在遗迹中人的场景,保存下人与物的生活连接,才能摆脱掉古城古镇的同质化现象。”
此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田艳等学者,也从文化法学研究等政策领域,从法理层面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问题。
“多学科多元互证,构建文化遗产创新转化的基石。”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要进行文化遗产的资源化转化。”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刘弘涛,借用日本学界提出的“文化财”概念,阐释了由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关键步骤——要让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参与有效运作。
如何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新技术的应用是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
“对于文化遗产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既是有效保护的手段也是创新转化的方式。”作为考古中国数字蜀道工程的参与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李哲教授的发言,被在场专家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他参与主持的“数字长城”和“数字蜀道”工程,正是站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交汇口上的一种创新尝试。
“你能想象数字游览蜀道给你带来的‘推背感’吗?”李哲介绍,由于采用了厘米级的视觉采集技术,这让翠云廊上的每一棵古柏,甚至每一棵小草都能得到清晰地还原。而这样的技术,在使古蜀道在数字空间内得以永久保存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数字文旅、游戏开发等转化途径打下了基础。
“多学科的多元互证,正为文化遗产创新转化构筑基石。”在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坚看来,多学科的互相借鉴,正从多个维度助力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在意义上对文化遗产的现代性进行了构建。”他认为,文化遗产本身是冰冷的,其价值体现和意义转化的实现,要建立在与现代社会的实际联系之上。当下正在兴起的工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意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