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兰珍
“看,这就是油橄榄。”在金堂县龚家村拐入一条小路,道路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油橄榄树。金堂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罗雪梅告诉记者,眼前的油橄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即将开始采摘。
龚家村是金堂县油橄榄种植核心区。2009年,来自西班牙的油橄榄“远嫁”金堂,截至目前,金堂县累计发展油橄榄7万多亩,建成初加工厂3家,引进生产线3条,年产油超1000吨,全年综合产值超5亿元。金堂县“天府森林粮库”油橄榄产业示范建设项目入选“天府森林粮库”第一批建设项目。
“天府森林粮库”如何实现藏粮于林?近日,记者到成都金堂油橄榄基地进行探访。
刚采摘的油橄榄鲜果。燕巧 摄
种下橄榄树,油从树上来
69岁的李齐安从他的油橄榄树林钻出来,手上拿着一把枯枝,向记者展示,“这些枯枝都长有虫卵,所以要清理掉。”
在金堂种油橄榄11年,李齐安已经成为种油橄榄的一把好手,在龚家村就种植了约600亩,近2万株油橄榄树。
10多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山。彼时,退休的李齐安从台湾回到祖籍地金堂县,当地正在发展油橄榄产业。因为看中橄榄油的市场需求,李齐安在龚家村承包了约600亩荒山,靠着政府免费提供的橄榄苗,以及一本从书店淘回来的油橄榄栽培技术书籍,开始了他退休后的创业生活。
李齐安正在查看油橄榄果长势。燕巧 摄
种植油橄榄,李齐安此前毫无经验。“枝条怎么修剪,肥怎么施,病虫害怎么防,全按着书本上教的方法去做。”李齐安曾被村民笑话不懂种树,但现在不少村民却很佩服他。
“他天天都泡在园子里,管护的油橄榄树果子长得好,产量高,树与树的间隔都是拿尺子量过的。”罗雪梅说。
走在李齐安的园子里,有10多个品种的油橄榄树,但李齐安可以一眼认出品种,并解释该品种的叶片和果子有什么特征。
油橄榄树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之一。树究竟怎么出油?
李齐安随手摘下一颗成熟的油橄榄果,捏碎在记者手上涂抹,就立刻感受到滑滑的油脂。“油橄榄跟菜籽、花生不一样,菜籽和花生是种子出油,油橄榄主要是果肉出油。”李齐安说。
果肉含油,正是油橄榄的独特之处。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李齐安来说,园子今年产量不错,差不多可以收100多吨鲜果。按照4元/斤的收购价,这片油橄榄林今年将为他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
从种苗到果渣 开发油橄榄“全产业链”
金堂县如何种起油橄榄,要从西班牙·金堂油橄榄综合示范园说起。
西班牙·金堂油橄榄综合示范园是金堂县第一个油橄榄基地。“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金堂的油橄榄主要从西班牙引进的。”罗雪梅介绍,2009年,在西班牙的四川企业家准备把油橄榄引进四川,在成都、雅安、广元等地多次考察比选后,最终选址金堂县,成立四川西中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中油橄榄公司”),开始油橄榄产业发展。
西班牙·金堂油橄榄综合示范园。燕巧 摄
“产业发展初期,也走过不少弯路。”西中油橄榄公司董事长吴小林坦言,地中海属于冬雨型气候,而金堂所属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有着高温高湿、弱日照的特征,对油橄榄的抗病性要求较高。
部分品种水土不服,曾发生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发生最严重时,鄂植八号等品种80%感染了炭疽病。”吴小林回忆。
经过15年选育,金堂油橄榄产业经历品种引进、选育、培育等过程,最终从数百个油橄榄品种中筛选出适合丘陵区域高温高湿、弱日照生长条件并表现出抗性强、出油率高、油质好的品种—阿贝基娜、皮瓜尔、莱星、科罗莱卡、佛奥等,建成全省首个阿贝基娜优良种质母本园,出油率也从15年前的6%提升到现在的10%以上。
在西中油橄榄公司带动下,金堂县先后引进和培育聚峰谷、南国花园等多家经营企业、专合社,金堂油橄榄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截至2023年,全县累计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7万多亩,建成种苗繁育基地4个,油橄榄初加工厂3家,引进油橄榄加工线3条。
记者在西中油橄榄公司看到了金堂县第一条油橄榄加工线。“油橄榄鲜果采摘后需要在24小时内送到加工车间,在压榨方法上,与菜籽油热榨不同,橄榄油采取冷榨取得,整个压榨过程中不经任何热处理和化学处理,极大限度地保留了油橄榄鲜果的营养和风味。”吴小林介绍,公司从8月底就开始收鲜果,一个小时可以加工1吨鲜果,基本能满足当前加工需求。
除了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金堂县还尝试回收利用橄榄果渣,研发出橄榄红酒,又通过衍生产品开发,研发和生产橄榄茶系列、油橄榄洗护用品系列和油橄榄奶茶系列等产品。
去年,四川省启动“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产调料、林产饮料、森林水果、食药用花卉等八大林粮和林下种植、养殖、采集三种模式。截至目前,全省新增林粮经营面积115万亩,总面积突破8015万亩,产值达1600亿元,较“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启动前分别增长约9.6%、28.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