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曙光 殷诗华
作为一部重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上甘岭战役的电视剧,《上甘岭》不仅完整呈现了这场惊天动地的43天战斗经过,更通过精湛的艺术创作,深刻诠释了志愿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首先,该剧在人物塑造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在《上甘岭》中,黄轩饰演的段显峰这一人物的塑造,堪称完美诠释了志愿军将士的群像。
作为军政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段显峰展现出的不仅是一名军人应有的血性与勇气,更重要的是其过人的军事智慧和专业素养。他在战场上不断探索和改进作战方法,尤其在步炮协同战术上的创新上,无不体现了新时代军人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
段显峰这一角色汲取了多位真实志愿军英雄的特质,如张广生的战术思维,李长生的作战智慧等。在危急时刻,段显峰展现出的果断决策能力,如指挥炮火轰击被敌人突破的坑道口,既显示了军事素养,又体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更难能可贵的是,段显峰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和人文关怀。与指导员胡满仓一起建立坑道党支部,组织发动战士,展现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军人形象。最后以“向我开炮”壮烈牺牲的场景,不仅是对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的致敬,更是对所有志愿军英雄的集体写照。
黄轩成功塑造了一个既有血性勇气,又具备现代军事素养的新时代军人形象。在传承革命精神的同时,也为今天的强军之路提供了精神启示。
在《上甘岭》中,秦基伟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堪称典范,展现了一位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军长”形象。
编剧团队基于其日记和大量史料,成功刻画出了一个智勇双全、情义两全的军事指挥官。尤为难得的是,这个形象完全摆脱了革命历史题材中常见的脸谱化表现,而是通过细腻的性格刻画和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军事将领形象。
在战场上,年仅36岁的秦基伟,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军事智慧和过人的胆识。他在誓师大会上说出“为了胜利,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的豪迈誓言,面对强敌时放出“打服了美国佬,才是决定性的胜利”的壮语,无不展现出一个年轻将领的锐气和担当。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指挥作战时表现出高超的战术才能,从“刀尖舔血”的战术创新,到巧妙运用炮火打击的各种战术变化,都体现出一个军事指挥官的非凡智慧。
最打动人心的,是秦基伟对待部下时展现出的深厚情怀。
他处处以战士的生命安全为重,时时牵挂着每一位士兵的安危。从为伤兵削苹果、献血,到坚持为失联侦察队保留电台,再到为战士包饺子,无不体现着一个“慈帅”的形象。
“哪一位战士不是心头肉啊”这句话,道出对部下真挚的、父爱般的情感。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当23日反击失败后,他也能在战士们“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请战书中重新找到力量,展现出一个指挥官的责任与担当。
秦基伟的形象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展现出新时代军事指挥官应有的品格。他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通过自学成才,具备了优秀的军事素养和战略眼光。他既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又注重科学作战方法的运用;既有雷厉风行的指挥风格,又有对部下的深切关怀。这样的形象塑造,不仅完整再现了历史上的秦基伟将军,更为当代军事指挥官树立了典范。
不仅如此,有着政工干部扎实的政治素养和组织能力的指导员胡满仓,带兵严格却对战士关怀备至的连长冯百盛,从初出茅庐的新兵成长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双喜等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志愿军将士群像。
他们或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或是朝气蓬勃的新兵,或是专业素养过硬的技术骨干,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了志愿军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其次,该剧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和镜头语言上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
从整体战役布局来看,剧集通过志愿军总部、15军指挥部到一线阵地的完整呈现,立体展示了指挥体系的各个层级;同时在上甘岭、597.9高地、537.7高地等多个战场间自如切换,展现了战役的全貌。
重大战斗场景的呈现尤为震撼。10月14日,在美军的首次进攻中,密集的空中轰炸与地面进攻相互配合;在23日的反击战中,志愿军与美军的正面对决,惨烈壮观;30日最后的总反击,更是将炮兵群、步兵群的协同作战场面推向高潮。
在具体战术层面,“刀尖舔血”战术的实施过程、坑道战中的攻防转换、步炮协同的创新运用等,都得到了细致刻画。
剧集还全方位展现了战场环境的残酷。美军“绞肉机”战术下被炸得寸草不生的高地,坑道内外的极端环境对比,连续43天阵地争夺战中的恶劣天气变化,以及运输队在敌机轰炸下坚持运送物资,医疗队在战火中抢救伤员,工兵部队在炮火中抢修工事等后勤保障场景,都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
通过展示美军优势火力与空中支援、志愿军的坑道工事与防御体系,以及双方在装备、火力配置与战术运用上的差异,《上甘岭》成功构建了一幅完整的战争画卷,让这场重要战役的历史意义得到充分彰显。
本剧突破传统战争片的固有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运用多维度镜头叙事。在大场面的呈现上,采用空中俯瞰与地面推进相结合的手法,让观众既能领略战场全貌,又能感受战斗细节。特别是在展现美军“绞肉机”战术时,镜头从高空逐步下沉,将密集轰炸下的阵地变化清晰呈现,震撼感极强。
在坑道战的表现上,摄影团队突破空间局限,通过灵活运用手持摄影、跟拍等技术,让观众随镜头进入狭窄的坑道空间。光影的运用尤为精妙,通过明暗对比,突出坑道内外的环境反差,既展现了战士们在黑暗中的坚守,又烘托出战场的紧张氛围。
在人物情感的刻画上,采用大量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如在指挥部决策时刻,通过对秦基伟眼神的特写,传递出指挥官的深思熟虑;在战士们面对牺牲战友时,用手部、面部特写,表现悲痛与坚毅。这些细节镜头的运用,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战斗场景的节奏控制也很有特点。导演运用快速切换与慢镜头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又不失对重要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在表现炮击场面时,通过多机位拍摄和后期剪辑,将炮弹出膛、飞行、爆炸的全过程清晰呈现,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这些镜头语言的创新运用,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更让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具有现代电影的观赏性,实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再次,用细节着力描绘了战场上的人性温度和情感脉络。
在《上甘岭》中,段显峰最初作为一名军政大学毕业的参谋,确实面临着来自基层战士的质疑。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在那个年代,参谋这个身份往往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特别是在一线作战部队中,那些久经战阵的老兵更信赖从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指挥官。
剧中的格斗训练场景,生动展现了段显峰如何突破文官标签、赢得战友认可的过程。
面对体格健壮的对手,他没有一味硬拼,而是充分运用头脑,观察对手动作规律,寻找技术破绽。通过灵活运用格斗技巧,最终战胜了看似更具优势的对手。这场切磋不仅展示了他过硬的军事素质,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战士们对参谋的刻板印象。
这个细节的设计颇具匠心,凸显了段显峰这一角色的与众不同:他既有军政大学培养出的理论素养,又能在实战技能上展现出过人之处。这种文武双全的特质,为段显峰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上甘岭》展现了新时代军人应具备的全面素质,即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有扎实的实战能力。
作为15军军长,秦基伟展现出的不仅是一位指挥官的威严与果敢,更在点滴细节中,流露出对士兵真挚深厚的、父爱般的情感。
当部队遭受轰炸时,他第一时间关心的是伤亡情况;为等待失联的侦察小分队,他宁可将珍贵的电台一直留着;他为伤员削苹果、献血,甚至在战士下山时包饺子。
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一个“慈帅”的形象。战士王鲁牺牲后,他多次不经意地喊出王鲁的名字。这种刻骨铭心的战友之情,更是让观众为之动容。
在坑道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剧中通过展现党组织的建立过程,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当部队遭受重创、编制被打乱时,段显峰和胡满仓没有简单地靠个人威望组织队伍,而是首先摸清底数,召集党员开会,建立坑道党支部。这种组织建设的过程,展现得极为自然且富有说服力。
通过“只有党员才能参加夜袭”“每个突击小组必须党员带队”等细节,展现了党组织对战斗力的提升作用。双喜入党宣誓和全体战士唱响国际歌的场景,更是成为打动人心的经典桥段,展现了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些情感纽带的刻画,让本剧超越了单纯的战争场面展示,成为一部富有温度和人性光辉的作品。无论是军人之间的战友情谊,还是党组织的凝聚作用,都在惨烈的战争环境中,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信仰的力量。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让观众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更感受到了在枪林弹雨中彼此守护、共同战斗的战友情谊,以及党组织给予战士们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支撑志愿军将士在极端艰难环境下,坚持战斗的重要精神支柱。
通过这些细腻真实的描绘,本剧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战时党组织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深入骨髓的组织性和战斗力。这种表现方式,不仅让年轻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党的领导作用,也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表现路径。
总之,《上甘岭》是一部既有历史高度又有艺术水准的作品,既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又通过艺术创作传达出深刻的时代意义。正是无数像剧中人物那样的英雄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民族的尊严,捍卫了国家的安全。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更应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
饶曙光,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殷诗华,编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