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凸凹:东山五场

2024-11-10 13:13: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凸凹

成都东山系龙泉山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客家“蜀龙”龙泉山脉的客家聚落代表,也是位居四川五大客家聚居区之首的最大的方言区。

说到成都东山,一定得说到赫赫有名的“东山五场”。

“东山五场”是客家东山诞生出来,并被客家东山照得璀璨无比的五颗明珠。

东山,系龙泉山脉的俗称。在龙泉山地区老百姓口里,不管自己居于山脊,还是东西两麓,皆呼龙泉山为东山。成都“东山”,既指龙泉山成都段,又指被夹持在成都城与龙泉山西麓低山之间、龙泉山铺衍倾延在正东、东北和东南的一大片浅丘地区——“东山地区”。对于后者的界线,具体而言,东为龙泉山西麓低山,西为成都二环路,北为毗河南,南为府河北。此,即为1950年代开建的东山灌溉工程(后更名东风渠工程)范畴。

这是指广义的成都东山。

成都“东山五场”中的“东山”,是狭义的成都东山,即客家人居住最为密集的成都城东北部浅丘地区,即沙河以东、龙泉山西麓低山以西。

“东山”与成都“东山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指代。

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对前人所言说的成都“东山”,作出了自信满满的纠正性说明与界定:“华阳东山一带皆山田、山地……近城一带之凤凰山,东乡之东山,均黄土小坡,实非山也。志乘侈言山水,多不可信。”《成都通览》的这个表述,应该是已知的关于成都“东山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代龙泉驿,邹敦仁《朱真人石洞记》:“灵池之东山,岩峦叠循……”,潘洞《圣母山祈雨诗并序》:“灵池县东山下有朱真人洞。”南宋,眉州知州任上的魏了翁写有《约客十有二人泛舟东山分韵得大字》《临发潼上许侍郎奕提刑饯于东山赋诗留别》二诗,并为“东山精舍”题字。明代金堂,淮口镇“东山白塔寺”碑刻。清代彭端淑《至日郭外早行至东暮宿山寺》:“言向东山去,直沿锦水傍。”耸立在这些文字中的“东山”,指的显是龙泉山。

事实上,最早将“东”附体在龙泉山的,是一块叫“北周文王碑”的石头:“故于分东之岭,显益之岩,天落石旁……”故此,隋唐之前,龙泉山叫“分东岭”。而稍后于北周碑的《周地图记》,则直接将东山明明确确、响响亮亮喊了出来:“晋义熙末,刺史朱龄石率建平人征蜀,仍于东山立金戍。后魏平蜀,改为金水郡。”初唐王勃跟进,也提到了东山。他在德阳县(今旌阳)东郊山亭宴会上吟道:“东山之赏在焉,南涧之情不远。”(《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

离开蜀土龙泉山地区,上溯中国“东山”的来处,就到了诗的源头《诗经》,就禁不住摇头晃脑把《东山》吟哦起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去东山,必先出东门,而东门的诗歌出处,亦建筑在《诗经》那里:“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墠》)“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陈风•东门之枌》)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朱熹说:“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家礼》)”在中国文化里,东,是一个重要而吉祥的方位与大词,比如日出东山、旭日东升、福如东海、江东父老、东山再起、紫气东来、东闱(东宫)、作东、东家、房东……相较之,其他方位则有逊色之感:北有“败北”;西有夕阳西下、日薄西山、声东击西;南有“南蛮”“撞南墙”“雨滞更愁南瘴毒”。

行走龙泉山地区,东山二字随处可见。譬如我,住的小区叫东山国际,孙女念书的地儿叫东山国际小学,小学的近旁为东山国际中学,而东山社区则在我隔壁……

傅崇矩之后,钟禄元对“东山”作了如是的划定与表述:“‘东山’是蜀北华阳县的一块丘陵地,它的南北长约四十公里,东西宽约二十五公里……这些客家人都仍保存着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由此山地风光,与四周俱异。”(《东山客族风俗一瞥》1943)陈世松主编的《四川客家》对此解读说:“其所包括的乡镇有:隆兴场、保和场、西河镇、得胜场、三圣场、大面铺、仁和场、同兴场等乡镇。此外,还有成都县属的青龙场、天回镇、三合场,新都县属泰兴场、木兰寺,以及简阳县属洛带镇等地。”涉及的县市有龙泉驿、青白江、金堂、新都、金牛、成华、锦江共七个。

成都“东山五场”中的“五场”,按从西至东的大致线路,指龙潭寺、西河场、甑子场、石板滩和廖家场。“五场”今属成华、龙泉驿、新都、青白江的四个街镇,但它们不等于街道或镇——它们只是街道或镇境内的核心居民聚落、社区,中心街场和场镇,十里八乡都去那里赶场的地方。

相对一般乡场,“东山五场”有几个共同点:街场大,人口众,物产丰,地处交通要津,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居民主体人群为客家人。“五场”中,多有称自己为“首场”的,但都是从某一方面看:龙潭寺为东北出成都第一场,廖家场为走沱江道的重要节点,石板滩、西河场居五场腹心中央地带,甑子场现为中国名气最大、人气最旺的客家古镇。

“东山五场”无疑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带来的四川万物复苏、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应产物。据此断代定性的话,属于民清时期的客家“五场”。就是说,清代以前,如果在这片土地上也来认定个“五场”,未必一定是这“五场”。但以地理位置尤其交通口岸来审视,即使有变化,也不大。

如果说“东山五场”的架构有龙骨的话,成都“中大路”“小川北道”和“东大路”主干并支线即为其主体龙骨。具体而言,清代,串起五场的,是两条抄近道穿乡过镇的快速通道:一条从成都东门至金堂土桥,中经西河、洛带、清水、五凤、三星、云合,全程100华里;一条从成都北门至金堂淮口,中经青龙场、龙潭寺、石板潭、廖家场、双拱桥,全程60华里。

有人说“客家人住山不住坝”,原因是在南边吃过水灾的亏。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在人前自我安慰、自我戏谑的幽默。他们迁徙到成都平原后,也是想住成都城区和西郊“金温江、银郫县”一带的,只因被先来且势力强大的“湖广人”占据,不得已只好插占城东的土地。再一个,他们也不是只住浅丘“东山”,而不上龙泉山安营扎寨。“五场”均在山下,道理是,山上众多的乡场就其重要性、影响力而言,没有哪个堪与“五场”中的任何一“场”较劲。

广义的成都东山均属客家聚居区。地处沱江流域的成都东北部有了“东山五场”,那么,如果在地处岷江流域的成都东南部也评个“东山五场”出来,你认为是哪五场?从北向南,我愿意给出的答案是:柏合寺、太平场、中和场(今属成都高新区)、中兴场(华阳)、黄龙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