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立峰
这几天,“多地省考年龄放宽至40周岁”登上热搜。例如天津市规定,报考人员需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者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江苏省也明确,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2025年应届毕业研究生及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也有类似规定。
颇长一段时间以来,“35岁以后不好找工作”似乎已经是职场人士的共识。从当前就业环境来看,很多单位招聘已经明确表示不招收35岁及以上人员,可谓是赤裸裸的年龄歧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以及延迟退休的到来,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将普遍延长。如此看来,再固守原有的年龄限制,显然限制住了一部分人的就业空间,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其实前几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明确提出“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今年多个省份的公务员省考主动放宽年龄限制,无疑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是对社会劳动力资源变化的一种顺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年龄段人群的职业焦虑,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年龄,不应该成为人才选拔的唯一限制因素。公务员考试做出表率,是对职场年龄歧视的有力回击,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党政机关带头打破年龄限制,有助于发挥政府引导“指挥棒”作用,从源头上扭转就业年龄歧视歪风,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
但也需看到,年龄放宽后,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于原本就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的年轻考生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40岁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职业发展可能相对有限。如何为这部分公务员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相关部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相信省考“破冰”只是开始,未来还期待更多地区、部门和行业行动起来,激发各年龄段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