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梦奇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段玉清
“愿意与四川高校、企业开展合作。”“四川是核工业大省,这些年跟在川研究院、企业联系非常多。”“四川高校多,人才优势明显。”……11月26日,“2024院士(专家)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大会,共吸引中国两院院士22位、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院士22位到场,6位院士在线上参与,另有50余位高层次人才出席。
聚集上百位“最强大脑”共谋大事,这场大会有何用意?
会议现场
递名片、加微信、留电话
这场会上“政产学研用”多向”奔赴”
这是全省范围内,近5年来,出席院士(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活动。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并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要在全球竞争热潮中脱颖而出,不少院士(专家)表示,必须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与会者看来,四川有底气有基础来转化院士(专家)前沿的科技成果。从工业来看,四川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四川也是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等区域集聚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研发、通信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此次大会的核心目的,就是牵线搭桥。大会承办方、成都院士联合会秘书长雷伟介绍,此次活动搭建起“院士兴川”平台,要让院士的创新成果和地区、企业顺利“联姻”。“‘联姻’并不是简单的‘拉郎配’,而是在产业的突破、产业规模拓展,以及产业补链强链方面,有针对性对接。”雷伟说道。
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政产学研用”五方代表皆有到场,在会议间隙,各方不约而同“多向奔赴”,递名片、加微信、留电话,院士专家被“包围”的场景随处可见,并对现场发布的10项院士成果开展对接。“院士有成果需要落地,地方有‘找矿挖宝’需求,此次活动搭建起‘院士兴川’平台,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成都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成都院士联合会已集聚了在川、川籍与四川开展合作的中国两院院士、国际院士170余名,联合院士超过400名,联合高层次人才超过200人。“今后,此类会议每年将定期举办,让更多院士专家走进园区、企业、校园,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建言献策。”雷伟说道。
院士开展圆桌对话
要在成果未“开花”前介入
从“跟风”转为自我造势
县区专场活动中,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和前沿科学,院士(专家)分赴多地,为产业问诊把脉。院士(专家)对于四川产业发展,又有哪些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在讲话提及,要让院士与企业资本精准对接,推动国内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蓉在川落地转化。企业作为成果应用的重要环节,是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助推剂”。要在产业竞赛中突围,王玉忠建议,企业必须转变思维,往成果转化前段前移,甚至在成果还未开花之前介入,将“跟风”转为自我造势,在新赛道抢得先机。
概念验证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重要途径之一。此次大会举行了院士成果概念验证平台揭牌。在王玉忠看来,这对今后院士成果在川“走出第一步”有着重要起推作用。该平台解决了成果“能不能转”“怎么转”的难题,加速成果落地开花。
据悉,参会院士中,有14位的相关成果已在川转化落地。其中,谢和平院士团队独创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搭档东方电气,进行产学研合作,合力推进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海试、工程示范和产业化。去年,合作团队在福建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直接制氢的技术示范,验证了在海上直接和绿电对接做电解制氢的可行性。
“在海水制氢新赛道上,怎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后续还要‘再走一步’。”谢和平提及,未来将以海水制氢技术为引领,打造产、储、运、用全产业链。“这项技术落实到装备制造上,希望可以落地成都高新区。”
除了在新赛道“超车”占领高地,院士(专家)也提及,要在已有优势产业上补链强链,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有担忧。在他看来,当前国内航空制造业在航空材料、飞机核心零部件等顶端制造上,仍然受到一定制约。“国家赋予院士使命和任务,更应该向制造技术最前端发起攻克!”
四川作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有基础有优势,不仅具备研发和制造飞机整机、发动机能力,还建立了完整的飞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卢秉恒现场表示,愿意与四川开展合作,希望得到更多四川院士专家团队、制造业企业支持,形成产业新发展局面。
院士作报告
承接“最强大脑”的“泼天智慧”
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此次活动汇聚了上百位“最强大脑”,带来一大波科技创新前沿成果,如何承接这波“泼天智慧”,让更多院士(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相关地区和部门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
大会中,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与成都院士联合会签署《关于建设院士(专家)赋能产业发展平台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共建院士(专家)赋能产业发展平台,并挂牌“院士之家”。
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科技发展处处长王江南介绍,平台将聚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活动交流、产业咨询四方面,为天府新区直管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链接院士(专家)资源,协同开展“卡脖子”技术难题产学研攻关,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赋能成都科创生态岛建设和新区产业建圈强链。
吸引更多院士团队资源,人才方面的服务也要跟上。成都人才发展集团与成都院士联合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人才招引集聚、人才资源服务、人才素质提升、人才科创服务、人才数字科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成都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杨国刚介绍,当前,成都人才发展集团正大力推进高端人才引聚,精准招引重点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来蓉创新创业,并建立“城市人才数据库”,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下一步,将继续打造“人才+科创+产业+资本+服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各领域人才提供更多更优质服务。
对于此次活动,航空产业“家底殷实”的成都市青羊区也有期待。当前,成都市青羊区正以航空整机、高端无人机、航空装备、智能传感器等为重点方向,构建“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的航空高端装备产业生态。
青羊区科协副主席吴雨介绍,该区已集聚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企业技术中心39个、工程技术中心7个、联合实验室4个等。“期待通过此次活动,吸引更多院士及其团队到青羊落户,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青羊转化、落地。”
图片由成都市院士联合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