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⑤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的动力机制思考

2024-12-06 18:23: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詹萍
手机访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中央政策持续强化支持,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地位和战略价值。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强调,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这些政策为成渝地区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发展动能。

当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协同创新和一体化发展方面,成渝地区实现了多项突破,包括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联合布局,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的错位发展,以及“一城多园”模式下西部科学城的高标准建设等。此外,生态治理取得新进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和跨界联合执法初显成效,政务服务跨省“全网通办”或“异地可办”正在推进。万达开、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毗邻合作区域功能平台建设,也进一步提升了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深度,奠定了区域协作的坚实基础。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以“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为引领,进一步破解一体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体制障碍。加大协同创新的制度建设,打造具有成渝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探索适合全国推广的样板经验;强化产业链(群)深度融合,优化供应链布局,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上迈出更大步子,建立跨行政区财政协同机制;抢抓机遇,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和支持政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升其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中的贡献。这些举措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