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成都小升初“小考”等乱象,警惕这些常见套路

2024-12-18 20:27:1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杜馥利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交费几百块参加“小考”,就能进成都知名初中?近日,四川在线记者接到多名家长爆料,一些机构打着名校招生旗号,让家长带孩子参加违规“小考”、收集学生“简历”,声称通过笔试、面试、评测等并交钱后就有机会读名校。


受访家长收到的“小考”通知

实际上,每年升学季正式到来前,违规招生的套路总是层出不穷。关心则乱的家长们如何识别防范,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川观新闻调查并梳理总结了“小考”招生的五大套路,手把手教家长避坑小升初“烧烤”骗局。

参加“小考”并交费就能进名校?

几天前,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王女士接到一通“招生”电话。对方以片区内一所知名初中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诱导王女士带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参加“小考”。

王女士称,从本学期开始,她已经接到过好几次所谓的“招生”电话。“以前都是教育机构,叫我们去参加培训、考试,我都没相信过,而这次,对方声称是学校的‘外联老师’。他给我说,要先参加初试,再交费参加一次择校考,并且表示,孩子想上该校基地班就必须得参加择校考试,考上后,交两万元就能进入这所学校的基地班。”

为此,四川在线记者联系了上述学校相关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按照武侯区小升初入学政策,学校一直以来的录取方式都是“电脑随机录取”,从未进行过任何违规招生宣传。“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骗子们就是利用电脑随机录取的随机性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打概率‘擦边球’。中了就说他们搞定的,没中就说孩子考试没过。”该负责人说。

不只是王女士,近期有多名小学高年级家长向记者反映了类似情况。这些家长们时常接到违规招生电话或收到私信,更有甚者,全班家长一起被拉入“烧烤群”中,群里发布的都是各种“小考”信息。

多所学校提醒家长谨防招生骗局

这些“小考”到底是真是假?能否助力孩子上名校?

近期,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约从今年11月起,包括成都英才学校、成都石室蜀都中学、成都市新都区石室悦动新城中学、成都市武侯区亚细亚学校在内的多所学校就违规招生宣传陆续发布相关声明,提醒家长谨防招生骗局。

其中,成都英才学校微信公众号11月28日发布了一则温馨提示,声称“近日我校接群众反映,有机构或个人打着成都英才学校的名义,对社会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欺骗家长,诱导孩子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并向家长收费承诺孩子能通过机构或个人运作进入成都英才学校学习。”对此,该校表示“从未委托任何个人、机构进行任何招生宣传、培训和测试”,并且“小学、初中一律不收简历,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政策规定外的招生工作”。

作为新都区与成都石室中学倾力打造的一所全新的K12公办学校,成都市石室悦动新城中学今年9月才进行首批招生。11月20日,该校发布的“严正声明”显示:“我校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代办点或者咨询点的名义招收学生,更不涉及任何咨询费或代办费。凡是以代办点或者咨询点招生学生的,都是骗子,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成都教育:“小考”招生有这些常见套路

实际上,成都各级教育部门曾就违规招生、虚假招生宣传发声。今年5月,成都市教育局、中共成都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招生入学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集中整治违背“双减”政策、扰乱教育秩序、制造教育焦虑、侵害家长权益等乱象。

此前,成都市教育局还专门总结了“小考”招生的五大套路,具体内容如下:

【套路一】渲染升学难度,增加家长焦虑

这些公司和机构会告诉家长:XX名校会通过他们开设的机构举行推优考试,如果考试通过,就可以直通XX名校。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往往会制造紧张和紧缺的气氛,渲染“名额有限、机会有限,再不报名就晚了”。

话术方面也是层层套路。比如,他们会鼓动家长说:能接到这个电话的家长,孩子的成绩都是有可能通过考试的,成绩较差的孩子,机构都不会通知。

接着,他们会告诉家长,中考竞争激烈、残酷,如果小升初不把握住“小考”的机会择校,影响的势必是孩子的中考甚至未来。

然而这些听似专业的话,其实都是机构整理出来的忽悠话术,他们会将这些话术发到工作人员手上,人手一份,每天比照着来给家长打电话,通过反复渲染升学难度,来不断增加家长的升学焦虑,从而误导家长不去关注真正的升学政策,不去了解正规的升学流程,而听信这些不良公司和机构工作人员的一面之词,最终上当受骗。

【套路二】利用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

有的教育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因其公司名称包含“教育”二字,于是大肆忽悠学生及家长来参加培训和测评。

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是名字里有“教育”就能从事教育行业工作。比如,有些公司虽然名字有“教育”二字,但并不具有开展教育培训的资质。据教育主管部门介绍,要开展教育培训,必须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

另外,这些公司和机构为了添加家长微信,建立微信群,大批量打印五升六、小升初招生宣传单进行宣传,搜集学生信息。家长进入微信群以后,为了增加粉丝黏性,显示公司的“专业和服务”,工作人员还会在网上搜索成都某些学校的概况,甚至移花接木地编制部分学校的相关介绍,以在直观上增加“可信度”,在微信群或微博群里长期给家长客户分享所谓“成功”升学的案例,以维系和建立家长对社群的信任。

2021年12月,成都市教育局就接到师大一中的举报,有不良社会机构打着为师大一中招揽生源的名义,违规举办“小考”,向学生收取考试费400元/人,“考上了”收取占坑费3000元、服务费6000元。结果,相关部门经过联合查处,依法对该机构进行了处罚。

【套路三】不能进名校包退款,吃“概率钱”

社会上有人称:可操作随机录取软件,家长给一定数量费用即可保证摇中,如果没有被摇中将退还全部费用或部分费用;还有一些不良公司和机构会打包票称“**万包过”,如不成功则退款,以此来吸引家长。

这是家长们要高度警惕的套路之一,因为表面上看起来,“不成功就退款”,家长似乎没损失,但事实上,这是一种更隐蔽的挖坑。

因为无论是市上的“大摇号”还是区内的“小摇号”,孩子最终能够进入XX学校,其实本来就是自身通过正规的升学流程而被录取的,结果最后却成了这些不良机构招摇撞骗的招牌。他们利用家长无法对其进行查证的信息差,从而声称是自己“出力”将孩子送到了XX学校。

如果孩子没有顺利进入该学校,这些不良公司和机构也不会按照承诺全部退款,而是会以“建档费、管理费、活动费、服务费、咨询费”等五花八门的名义,来拒绝退费或减少退费。这种吃“概率钱”的方式,实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里家长需要了解的是,“成都教育电脑随机录取软件”,会在成都市公办初中学位派位、民办初中招生等工作中使用,由成都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制作并发放,同时聘请多位计算机专家对软件源代码进行审查,专业评测中心也会对软件进行测评。摇号当天,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2人以上将软件光盘取出,直接送达录取现场。录取过程中,电脑不得与互联网连接。录取开始后当场启封,使用完成后现场密封。市、区(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通过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家长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保障整个录取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换句话说,其实你家孩子是“凭实力”摇中的,但是机构却说是他们操作的。而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能力、有机会来操作摇号系统。

【套路四】不断诱导参加培训,二次收割

一些不良公司和机构掌控了不少家长会抱着通过考试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竞争中处于什么水平”的心态,通过网上下载等方式制作试题和考卷,题目难度普遍偏高,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与平时在校表现存在“巨大差距”。

其实,这就是套路的第一步。因为接下来,工作人员就会忽悠家长,推荐学生到培训机构补习,或者继续在本机构补习,以此获利。

比如,曾被媒体曝光的成都博思堂教育的套路,其利用冬令营培训和考试,让学生成绩出现巨大反差,从而制造焦虑,促成家长缴费参加培训。

当时,据家长们反映,孩子“平时成绩一直都在八九十分以上,结果到了机构一考试,一下变成了三四十分”,博思堂顺势给出建议:家长应该继续报读该机构的“名校冲刺营”。

【套路五】违法私刻公章,伪造“公文”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常年会通过声称“有门路”“有内部指标”“可拿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批文”等谎言诈骗学生及家长钱财,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种升学骗术。

2021年11月,王女士经人介绍认识到声称可以帮助小孩就读成都七中的叶某。为骗取王女士的信任,叶某出示了一份盖有“成都市教育局”印章的通知文件(后经公安部门核查比对,实为伪造),王女士便将23万元转账给叶某,但从此再也联系不上叶某,王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遂报警。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教育部门是不会支持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违规就读某学校的,所以绝不可能向学校印发类似通知等公文。家长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公司或个人来进行忽悠,完全可以立即报警。

这样举报“升学串串”>>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传言,避免上当受骗。如若遇到涉嫌扰乱招生秩序、欺诈敛财的“升学串串”,请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028-61881673,028-61887921),教育部门将会同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