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0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指导,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四川日报社·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题调研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一个月来,主办方组织中央、省、市(州)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共同深入成都、德阳、绵阳、自贡、凉山多地开展实地调研,走田间、进工厂,挖掘四川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卢薇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科技金融”放在首要位置。今年4月,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提到,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做好全方位服务,强化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应用全链条金融支撑,形成科技与金融互促互融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政策推动下,四川金融系统不断提升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创新机制破解企业难题,推动建设多层次金融支持科创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关键领域。
难题一:科创资金不足
解决方案: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码
在四川,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涌入科技创新领域。
在绵阳,有60多年历史的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焕发新的生机。忙碌的生产线上,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及组件不间断组装生产,快速流转运往全国各地。“这些产品应用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5G通信等领域。”该公司财务总监周明丹说,得益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研发贷等金融产品,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成都市,成都九天画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样板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公司董事长张锦感慨,此前他们历经4年研发出新型投影显示技术,但由于投资款落地滞后等问题,研发和生产一度停滞。“还好中国建设银行成都新鸿支行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金融活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让老企业焕发生机,让新技术得以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下简称“四川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累计为1.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6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8.7%、16.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正在不断提升。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以“天府科创贷”举例,截至目前,该产品累计为全省2647家科技型企业放贷216.52亿元,平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0%以上,贷款周期从平均30天左右降低到10天,培育支持76家上市企业、250家上市后备企业和104家“瞪羚”企业。
四川金融机构纷纷建立专门服务科创企业新机制。工商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20年,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就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围绕“扩面、增量、提质”等三个方面拓展科创市场,目前已经形成“1家科技金融中心+4家科技支行+40个头雁网点”的服务体系。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提到,近年来,建行四川省分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列为优先支持服务对象,不仅积极参与四川省“天府科创贷”和成都“科创贷”等科技贷款支持项目,还打造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专属融资方案“科技研发贷”“股债联动贷”“科技易融”“成果易贷”“人才易贷”等特色产品。
难题二:小企业融资受阻
解决方案:机制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上,一直存在一个难点和矛盾——商业银行以抵押品价值确定贷款额度,而科技型企业普遍重研发、轻资产;同时,在中小科创企业发展早期,经营状况并不“漂亮”,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估方式,科技型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往往比较困难。
针对这一痛点,四川积极创新机制破解融资难题,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是其中之一。“‘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核心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指标着重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经营能力等,用积分体系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让金融机构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评估、分类支持。
企业创新积分变信用、换信贷,也让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以成都高新区为例,目前该区“创新积分贷”已累计投放400亿元,惠及企业3800余家。
同时,金融机构也拿出新方案,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支持。
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装配一台超高清摄像机,“这是8K摄像机,搭载了新的光学防抖模组。”在成都高新区,依托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是当前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超高清视频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心正处于初创期,不少相关前沿专利技术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暂无商业收入来源、无固定资产抵押等特殊情况下,他们转变服务理念,从看过去、看押品、看报表、看规模转变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根据客户自身经营特色,为该中心“量身定制”授信方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除了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超6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外,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还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合作创设“Bio产业贷”,采用银政两方合作模式,为园区内具备较强研发实力和研发成果转化能力的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难题三:信贷独木难支
解决方案:建设多层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
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企业反映,融资时遇到了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性工具和产品不够丰富等问题。为此,各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目前,四川银行机构已创新推出基于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应收账款等的信贷产品60余款。四川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特点,建立完善区别于服务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体制机制以及保障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企业对此感触颇深。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运营总监夏永华介绍,近年来,公司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但海外买方在订单付款方式上普遍要求30—60天的账期。“我们一方面担心出口订单不能按期收款,另一方面也担心海外订单流失。”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运用“资信红绿灯”“资信报警器”“资信导航仪”等数字化工具帮助企业在业务初期即可对海外买方进行资信调查,从而科学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筛选订单,并通过完善风险保障方案,全流程伴随式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转移收汇风险。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仅仅靠银行、保险远远不够,还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四川正推动组建新一期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预计超过100亿元,重点投资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此外,四川还探索“股债贷保”联动试点,建设一批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政策供给。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将把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包括成都在内的18个大中型城市。
四川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金融监管局与成都市国资委、科技局等部门指导5家大型银行四川省分行迅速对接集团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目前已与相关主体就基金组建方案达成一致,基金设立后将进一步健全科技型企业‘股债贷保租’全产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