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向宇 摄影报道
舞台上,舞者坚毅的背影环绕,一众青年演员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演绎“五丁开道”的典故。
2025年1月1日,舞蹈诗剧《蜀道》作为开年大剧,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首演。
《蜀道》自2024年7月正式建组后,吸引了业内关注的目光。千年大道的历史进行舞台化的诗意呈现,舞者的身姿与脚下这片天府大地开展互动。山河改道的气魄、一夫当关的霸气、翠云古廊的幽远,都在《蜀道》中一一呈现,以跨时空的文化对话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盛宴。
循迹文脉开掘文化富矿
蜀道是中国古代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翻越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交通大动脉,连接秦川、贯通南北。蜀道沿线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文化史上极具影响力。
以蜀道为题材,创作一批演艺精品,也成为了舞台艺术工作者的目光所系、使命所系。“历史感,是蜀道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想在舞台上传达出的质感。”本剧总编导佟睿睿和主创团队多次前往蜀道相关点位采风捕捉灵感。
舞蹈诗剧《蜀道》剧照。四川省歌舞剧院供图
在佟睿睿看来,蜀道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它从来没有封存在历史当中,而是活着的、动态的“博物馆”,是一条交通往来之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承之道,还是一条生态文明之道。“从蜀道中,可以窥见历史朝代的流变,也可以看见不同时期的璀璨人物留下的足迹,蜀道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恒久魅力。”佟睿睿表示。
《蜀道》的创排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精品力作攀登艺术高峰的生动实践,也是四川推动蜀道文化传承,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具体举措。
“蜀道不仅是路,不仅是通道,它还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脉和传承,也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川人的宝贵财富。”该剧出品人、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梁宇介绍,《蜀道》的创排既是一次大胆探索,也是根植于天府文化底蕴的主动求新、求变的创新之举。“我们会持续用心、用情,把《蜀道》打造成为四川的文艺精品力作,争取成为行业内有分量、有声量的重磅作品。”
悠长诗韵碰撞出新火花
蜀道从地理概念向人文等多领域延展,内涵博大。在该剧制作顾问李东看来,创排的首要难点,是如何将蜀道这一贯穿时空的宏大概念压缩至100分钟左右的舞台表演上。“关键在于破题,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讲蜀道的故事。”
悠长诗韵与千年大道在剧场里碰撞出新的火花。经过反复的商讨,舞蹈诗剧《蜀道》把叙述的起点回溯到源头——“五丁开道”。“五丁”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时代特色的设计,嵌入一个个人物群像和一幕幕历史场景,牵引观众进入舞台上的诗意蜀道。
舞蹈诗剧《蜀道》剧照。四川省歌舞剧院供图
演员作为第一位的表现主体,舞姿作为叙事的语言,一幕幕历史群像剧将相继展开。以“润川化蜀”篇章中的滔天洪水为例,数十名舞者身手相连,不依赖其他道具和情节,以纯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漫天大水的张力。“这一幕对演员的要求是身体能有多延展就要多延展,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还有身体细节、呼吸节奏等把控,要求非常之高,是对演员的极大考验。”该剧执行编导何滔解释这一幕对舞者带来的考验。
在内容上,《蜀道》的时间线跨度广,篇章包含了不同舞种的变化,几乎可以被称作“舞蹈编年史”。在舞台元素的设计上,从巴蜀文化元素中汲取的灵感也源源不断注入,给《蜀道》带来了独特神韵。
演员的服饰中, 融入了来自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纹样原型,力图展现自由、奔放的古蜀先民生命力;川剧的演绎技巧同样在舞台上的多处有所体现,行业资深川剧老师帮助舞蹈演员打磨每一处眼神流转;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通过演员的表现,化身舞台上的精灵,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走进巴蜀文化的大门。
优秀剧目不仅是演出市场的“硬通货”,也是文旅融合的“流量池”。以舞蹈诗剧推动蜀道文化的出圈,以蜀道游带热四川游,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蜀道》也有望成为四川文旅新的流动名片,持续带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