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丨共绘成渝协同发展新图景

2025-01-11 09:00:20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王桃


《经济日报》2025年01月11日第1版

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重大部署。5年来,川渝两省市用改革破题,共绘成渝协同发展新图景。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到8.6万亿元。

产业生态共生共赢

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的金凤实验室内,病理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实时更新,反映着实验室紧张而忙碌的科研节奏。

2024年11月25日,以脑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的金凤实验室,与聚焦生物芯片、医学影像、生物材料等细分赛道的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签署合作协议。成渝医学领域的两位“种子选手”在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不仅体现在医学领域。经过5年建设,川渝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超30家,锦屏深地实验室、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持续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聚焦创新协作,川渝两地在政策支持、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走深走实,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两地共同建设的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汇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已超1600家。

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让协同发展态势更加明显。5年来,川渝两省市年度共建重点项目从2020年的31个增至2024年的300个,项目总投资从5836亿元增至3.55万亿元。川渝两省市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内联外畅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2024年跨区域业务联动中,四川贡献了近3.5万TEU(标准集装箱)。2022年,四川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2022年至2024年,四川经重庆集合集结货值总量从23.5亿元涨至49.36亿元,涨幅超110%。

5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自2021年统一品牌以来,累计开行量已突破3.6万列。“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年度开行量超5700列。”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说。

基础设施内联外畅是开发开放的前提。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1.24亿人次。2020年12月24日,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4年来,成渝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数量从87.5对增加到102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万公里。

双城生活更加便利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2024年10月23日起,川渝两省市社保部门全面启动跨省社银合作试点。两地居民在两地工商银行所有网点的智能柜台上,均可无差别、免费办理参保登记申请等20项社保高频服务事项。

高品质的双城生活“幸福圈”不断扩围。2024年12月3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第4亿名旅客何平登上成渝高铁G8613次列车,他住在成都,工作在重庆,2024年已往返成渝间超80次。自2020年底实现公交化运营以来,成渝高铁开行频次由最初的每20分钟开出一列缩短至平均每5分钟至10分钟开出一列。

随着民生保障的“一体化”实施,川渝两省市居民生活紧密度越来越高。5年来,“川渝通办”事项日均办理超2万件次,161项医检互认覆盖川渝两地935家公立医院,两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