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达州频道 张海波 万源市融媒体中心 马娟 魏明月 摄影报道
初春,达州万源市林下仿野生天麻进入新一年的种植期。扩大种植面积,是全市23个乡镇种植户不约而同作出的决定。2月中旬,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认定万源为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这块牌子让种植户发展天麻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万源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
“种子有破损、发霉、长虫的不能要,尾部务必挨着木段,更好接收营养。”2月25日上午,万源市官渡镇杜家坝村一片青冈林地里,杜文廷站到起垄、掏厢的种植地中间,给村民讲解移栽要求。
杜文廷向村民讲解移栽要求。
杜文廷是万源市华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管。这是该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发展天麻产业的第3年,今年计划扩种1800亩,达到3000亩规模。
万源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土壤、海拔、气候等特性,使当地成为天麻的优势道地产区。2022年,首个业主在万源市草坝镇发展100亩林下仿野生天麻,因为产品品质及市场反响好,短短三年时间,全市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铺开至23个乡镇,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超过300家,种植面积超6000亩,另有加工企业12家。
村民移栽天麻。
杜文廷说,种子经过7个月的生长,到10月份就可以开挖。他翻出一张手机照片,一队村民背着比成人手臂粗大的天麻回家,画面喜人。“2—3个天麻就有一斤。”据介绍,新鲜挖出的超大果仿野生天麻,在零售市场上4斤装售价238元,中果4斤装也达到148元。
林下仿野生天麻丰收(资料图)。
除了扩面,一批新品种也让万源天麻产业迎来新气象。今年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培育出的“万绿一号”、西南交通大学培育的“万红一号”新品种投入使用,帮助提高品质和产量。同时,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万乌一号”即将组织专家鉴定。
“这些年还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中医药行业协会、国药四川公司等科研院所及企业,在万源开展天麻新品种选育试验。”万源市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张阳余得意的是,多家科研院所进入万源开展天麻相关技术攻关,说明大家看好万源仿野生天麻产业的发展前景。今年,根据在万源开展的多年试验,依托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制定的“天麻林下栽培技术”,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
设在万源的四川省天麻育种攻关试验示范基地。
眼下,万源市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已达5000余亩,预计3月底前完成1万亩栽种。
做大做强天麻产业,今年万源还明确了扩繁、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及推进精深加工等多项重点任务。“拿到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这块牌子,是对我们仿野生天麻产品的形象提升,是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契机。”张阳余说,充分挖掘天麻“药食同源”产品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已研发出天麻面条、天麻酒、天麻冻干粉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天麻素研发天麻日化产品等延伸产品,比如天麻牙膏、洗面奶等。
林下仿野生天麻丰收(资料图)。
此外,《万源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也已印发。万源将加强天麻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到2027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年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