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生态 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成立

2025-03-06 15:43: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手机访问

成都观察 邹嘉语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3月5日,2025年度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会暨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指导、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主办,吸引政府机构、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及科研院所等百余位代表齐聚,聚焦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围绕“政、产、学、研、用、金”融合赋能,共同推进成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场景牵引 驱动产业生态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已聚集超1000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

显著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创新活力与场景精准对接的“双向奔赴”。在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黄山看来,成都聚焦真需求、真应用、真场景,为企业对接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通过各类对接会,仅在成都本地,我们获得的客户数量就接近100家。随着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户加入,技术验证和产品落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真实场景牵引,不仅助力产品在市场顺利落地,也为下一步研发指明方向。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伟表示,企业正聚焦康养领域,开展智能机器人研发。“许多老年人对传统智能设备存在抗拒心理,机器人能以‘无感知’的方式,像助手一样自然地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魏伟说,目前,该企业正与温江区的康养机构合作,针对老年群体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以场景开放为牵引,成都已策划开展机器人进世园会、国庆展演、霹雳舞世锦赛、卡诺普家居企业联动、越凡创新和毫末科技新零售机器人供需对接等“月月有专场,场场有成果”系列“机器人十进”推广活动22场(次),截至目前,已推广各类机器人进场景超1000台(次)。

“以真实场景应用为牵引,成都将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方式,深化政企联动,加速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装备制造产业处(轨道交通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企协作 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作为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首次会员大会,此次会议也标志着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正式成立。

机器人产业是成都打造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之一。成立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将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共谋产业创新,有助于促进成都机器人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目前,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汇集51家会员企业,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到下游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环节。提及对于协会成立后的首要规划,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俊杰表示,“第一步就是‘摸底’,通过走访调研,摸清企业需求,为后期供需对接打好基础。”

作为协会第一届会长,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表示,协会将当好政府参谋的“助手”、产业发展的“推手”、企业成长的“帮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技术标准制定、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成都市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成都聚焦AI芯片、算力、算法、数据、场景构建“1+3+1”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追赶跨越,先后发布“天行者1号”“贡嘎二号(鸿鹄)”等8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原型机,产品公开发布数量跃居全国前列。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组建联合作战专班,按照“场景牵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动量产,联合攻关、规模布局”的思路,以安防警务、体育赛事、医疗康养、商务楼宇等场景为首批试点示范,开展重点产品打造、示范应用推广、企业招引培育、生态优化营建等工作,“揭榜挂帅”突破一批机器人关键技术,“加速进化”应用一批机器人重点产品。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