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古单宇 严佳敏 兰楠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韩嘉伟 视频制作 郭雨荷
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
其中,3岁以下幼儿公办托位比例能否增加,低龄幼儿托班监管机制如何完善等话题,成为大众聚焦的热点话题。在“你点题我代言——问政四川网友@代表委员”活动中,四川在线记者就此采访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文理学院副院长苟兴龙,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增加公办托位比例,探索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家庭托育服务
“听了网友的呼声,我感触很深。减轻双职工育儿压力,增加3岁以下幼儿的公办托位比例是必需的。”庹庆明认为,这既能缓解育儿压力、保障儿童早期发展,也有助于提升生育意愿、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
苟兴龙也深表赞同。“在高校,很多双职工家庭都遇到过育儿困境。公办托育机构收费相对较低且专业性更强,但目前,0—3岁托育服务是卫健部门主管,3—6岁学前教育是教育部门主管,资源整合利用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注意统筹协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文理学院副院长苟兴龙
利用公办幼儿园富余资源改扩建托班,是提高公办托位比例、降低群众托育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办幼儿园下沉式做托育,是破解家长‘托’不起的重要因素。”苏华建议,打造0—6岁早托幼一体化儿童成长中心,让幼儿园更好地做到婴幼儿成长无缝衔接。但多名代表委员也提醒,要充分考虑3岁以下婴幼儿独特的成长规律,制定出既有衔接性又有差异化的师资和课程安排。
庹庆明认为,还可以利用社区闲置房屋和设施,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点,提供就近、普惠的托育服务。同时,参考上海“宝宝屋”、广东“共享家长邻里互助”等模式,探索符合地域特征的普惠性家庭托育服务。
苟兴龙建议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家庭互助、社区支持、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参与等多渠道、多形式整合资源,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四川已有行动,今年四川省确定实施的30件民生实事中,明确提出“在人口净流入的地级市主城区和县城,利用公办幼儿园相对富余资源改扩建一批托班,逐步提高公办托位比例,降低群众托育成本”。
建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规范和质量评估标准
有位托,也要放心托。“托育服务的推广关键在于安全、放心、负担得起。”苟兴龙表示,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和质量评估标准。
庹庆明建议,政府要出台托幼一体化法律法规,明确托育机构性质、定位、职责等。可以建立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对托育机构的申办、运营、服务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苏华认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切实完善托育照护制度服务体系,加快托育备案与标准化建设,制定托育服务指导兜底价格参考。打造多元化、人性化供给模式,形成托幼一体化科学化管理机制,鼓励社区、妇幼保健院、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联动合作。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资格体系,确保所有从业人员都持证上岗,从源头上保障托育服务质量。
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规范监督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政策支持。苏华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专项补贴、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幼儿园的改扩建成本,激励更多幼儿园参与到托育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让更多家庭受益。
“靠谱” 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得跟上。庹庆明建议在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婴幼儿照护”专业,扩大托育师资培养规模。
“我们学校有康养产业学院,今后我们调整专业设置,增设托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速托育人才供给,满足时代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苟兴龙表示。
据悉,目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已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