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上门义诊 金阳有支高校医疗队

2025-03-24 17:48: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手机访问

舒琳 谢娜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李医生,我看得清你了!”彝族大娘有赤木哈牛戴上医疗队送来的老花眼镜,激动不已。近日,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医疗队如约来到凉山州金阳县务科村,为等候的村民测血压、把脉搏、量视力。不到两小时,医疗队的眼科主任医师李太东已经送出了十余副老花眼镜,50余份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护眼贴。团队准备的降压药、胃肠药、筋骨贴等药品也很快发完。

彝族大娘有赤木哈牛戴上了老花眼镜。

“村子离县里医院远,我腿脚不方便,看个病要花一两天时间,西南石油大学的医疗队每年都来,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村民李大爷对医疗队赞不绝口。

2012年起,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派出医疗队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义诊服务,2016年学校承接金阳县对口帮扶工作后,医疗队开始随学校定点帮扶队伍深入山区腹地。多年的送诊服务让村民们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医疗服务。一本义诊“备忘录”十余年间不断更新——哪些疾病要重点关注、什么药物村民们最需要,上面记得一清二楚。校医院每年选派村民问诊最集中的内科、耳鼻喉科、中医科的骨干组成医疗队,为村民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医疗队入户送诊。

务科村636户村民,脱贫户、监测户合计占2成,这些农户是学校定点帮扶的重点对象,也被医疗队伍挂在心上。今年3月19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突降大雪,通往义诊目的地的必经之路被封闭管理。医疗队绕远路、换防滑链、翻雪山,经过近10小时颠簸,终于抵达。此时村卫生室前已坐满等候的村民。

“大娘,你的血压高,一定要坚持监测,吃降压药控制!”内科医生王小慧一边写下叮嘱的字条,一边讲解治疗方式、医保报销注意事项。担心村民听不懂普通话,又请人翻译成彝语重复。结束现场义诊后,医务人员马不停蹄赶往部分腿脚不便的村民家中送诊。不仅为村民精准送医送药,医疗队还根据每位村民情况,详细宣讲保健知识,解答村民们的健康疑惑。校医院院长张继红说:“村里留守老人多,就医和保健需求大,我们不仅问诊,更要帮村里提升健康意识。”

当把高校医疗服务写入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医卫命题在新时代有了更多元的探索。“乡村医疗服务不是打一枪换一地,要坚持长期回访,更要具备精准的个体化指导,这样才能持续改善村民健康水平,助力乡村医疗卫生发展。”学校党委副书记衡彤说。

(图片由学校提供)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