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指尖上的“露天石书”
四川在线记者 杨吉祥 吴聃 何涛
在四川彭山区江口街道凯旋村的寂照庵内,一片70米长的岩壁上留存着17列神秘石刻,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其中最醒目的第17号石刻——楷书"清凉境"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两侧对联"青山常万古,绿水永千秋",尽显古人寄情山水的人文意境。
石刻楷书“清凉镜”,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这些距地面2-3米的石刻,涵盖诗文、题记、楹联等形式,堪称一部"露天石书"。尤为珍贵的是第3号石刻,详实记录了近代考古学家吴金鼎为团长的川康古迹考察团在彭山江口发掘崖墓的考古史实,为研究四川汉代崖墓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点击图片,感受石刻的岁月痕迹
1988年,该处石刻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江口街道的文化地标。历经180余年风雨侵蚀,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石刻至今保存完好,持续吸引着文物学者、历史爱好者及游客前来开展学术研究与文化探访。
出品:毛漫丁
策划:喻茂 谭曦
三维交互:杨吉祥
美术设计:何涛
亿像素:杨吉祥 杨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