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华小峰 王晋朝
6月24日,绵密夏雨洗过报恩寺琉璃瓦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古建筑测绘小组正架着画板,俯身记录着明代木构的每一道榫卯。这座全木古寺的“六绝”——楠木藻井、鎏金观音、转轮经藏等,此刻成了活的教材:学生们丈量斗拱间距,描摹壁画线条,细究“龙凤柱”的雕刻文法。
6月24日,烟雨中的平武报恩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生们在报恩寺内描绘。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生们坐于天王殿前描绘
6月24日,下着细雨,来平武报恩寺游览的游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胡欣怡在报恩寺天王殿测绘。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生们坐于报恩寺门前描摹。
6月24日,下着细雨,来平武报恩寺游览的游客。
作为川北明代官式建筑典范,报恩寺因《黑神话:悟空》建筑元素参考爆火,更因古建研学焕发新生。六百年匠心藏于梁栋间,当年轻学子的铅笔触上褪色的彩绘,古刹的故事,正从深山走向更鲜活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