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产业升了级 就业质量提——四川广元昭化区老工艺转型创造新岗位

2018-08-16 10:43:39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覃贻花记者 张文

核心阅读

近年来,四川广元昭化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提质就业:深加工企业取代小作坊,优化生产工艺,产能和用工需求都大幅提高;围绕现代服务、特色制造、精细加工等行业举办培训班,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拓展产业链,使农产品深加工、物流、电商等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相距100多米远,浓郁的大豆香味已经迎面扑来。6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车间内,30多名工人正熟练操作着各类设备。来自四川广元市昭化区的张学民,就在其中。

张学民告别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成了家乡新开办的中纺粮油工厂的操作员。“以前就算学了精细加工操作,也只能去外地务工。现在有了新厂子,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咱学的技术!”

近年来,昭化区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增收,越来越多像张学民这样的技术工人,踏上了回家乡就业的路。

升级老工艺

技术工人家门口有了用武之地

“别小看这条生产线,年产值能有15亿元。”昭化区中纺项目负责人邹德威介绍,这条油菜籽、大豆深加工生产线不但能实现近千万元的年税收,而且能解决近400名技术熟练工的就近就业。等到明年二期项目建成,总共能吸引上千人就业。

解决产业短板,拓宽就业出路。在昭化区,猕猴桃、绿色蔬菜、淡水鱼等农业有机产品远近闻名。然而,曾长期存在的农产品初加工格局,限制了产业升级发展,带动就业的效果也很有限。

“家庭小作坊榨油,不需要啥技能就能干,报酬也低。”来自白果乡的邓青林回忆,多年前,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属于低投入、低技术和低用工的“三低”产业,原料消化能力有限,产品附加值不高,用工需求也不大。稍有一技之长的人,大多远走他乡另谋工作。

如今,眼看家乡产业升级换代,邓青林带着10多名在外务工过的同乡加入了昭化区一家食品深加工企业。“我在外地同类企业做过冷库管理员,食品冷链方面很在行。”4000多元的月薪虽然比外地稍低,但他依然很知足,“还有大学生同乡到咱们厂里做技术员。只要有本领,都想赶上家门口的这轮‘就业潮’。”

产业在升级,就业更精细。“以前,整个企业就60多人,只分生产、销售两个部门。”昭化一家制造企业负责人说,该企业在加装节能设备、升级生产工艺后,不仅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变为环保科技型企业,而且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0%以上,产能和用工需求都大幅提高。目前,已设置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质检部等部门,用工量扩大到了200多人。

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由初级向中高级提升,产业升级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益的同时,带动就业、增收的效果也开始凸显。去年以来,昭化区借助产业带动,使农产品加工率达60%以上,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29元,增长9.9%。

举办培训班

培育现代服务、特色制造、精细加工行业技能

近日,文村乡举办电焊工就业培训班,来自全乡的60余位贫困户参加了培训。

“免费学,还能拿资格证书,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参加培训班的余明钊说,“培训之后,得通过用工单位的试用,才能就业,必须要好好学。”他表示,一定要珍惜就业培训的机会,掌握一技之长。

为满足产业升级带来的大量用工需求,近年来,昭化区组建就业培训中心,围绕现代服务、特色制造、精细加工等行业开展技能培训。同时,建立企业岗位空缺上报制度,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并委托昭化职中、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为务工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

“去年,我们区向外转移劳动力10.8万人次,劳务收入达18.3亿元。”昭化区人社局局长陈宗介绍,劳动力转移数量,恰好说明了巨大的就业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有效就业。

“以前一边打工一边学学来的‘半吊子’技术,现在行不通了。”报名参加机械维修培训的李富杰说,“土办法”早晚要失灵,于是他决定“回炉再造”。

为了不让就业培训流于形式,昭化区展开脱贫技能培训,重点组织贫困户实行“三包两免”的培训模式,即包培训、包鉴定、包就业、免学费、免食宿,并签订就业双选协议,确保培训即就业。同时,采取“定向、定岗、定企”精准对接培训,按企业用工要求和劳动者上岗需求精准开展培训,在人数、技能、时间上与企业契合。

拓展产业链

农产品深加工、物流、电商成就业增长点

一辆辆卡车拉着豆粕,从中纺粮油的厂区驶出,并未驶远,便来到另一处饲料生产的厂区。

“食品加工留下的残渣,可是制作饲料的上等原料。”昭化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利用产业优势发展全产业链,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就业增加。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例,该区以此为中心,已经建立起饲料生产、畜牧养殖与研究、电商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去年,该区涉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216.8万元,同比增长8倍,被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县区。

“春节回家,才发现,原来我们本地物流业也这么厉害!”曾在外地从事仓储物流的刘智飞,如今已返回昭化创业。他创办的农副产品配送企业,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

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昭化区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同比增长30%以上,并将形成区、乡、村统一配送体系。截至目前,昭化区今年已累计培训电商就业人才2000多人次。

“这个夏天挣得多。”来自朝阳乡的村民宋津鹏,在盛夏打了两份工:在当地社会化服务超市的组织下,他先后到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帮忙做初加工,总共收入近万元。

在原料供应环节,昭化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当地的社会化服务超市,组织临时用工,成为别具特色的“临时就业”,不仅解决了企业的临时用工荒,更有效促进了脱贫、增收进程。目前,昭化区共有17家社会化超市,每年为全区企业解决的用工需求超过两万多人次。

产业升级,带来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崛起,及就业结构的优化。“目前,我们70多名正式员工中,研发和技术人员已经占了四成以上。”昭化区某生物公司负责人张童表示,近年来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当地工业生产。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该公司不断加快研发进度。“我们招聘的对象,一般都要有相当程度的学历。”张童说,随着公司研发力量的扩大,目前不仅有本地的大学生返乡、入职,更吸引到许多外省人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