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蝶变”见闻

2020-02-21 19:45:49来源:广元日报编辑:余普记者:白洪文

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基层。

曾经被评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地方,是如何应对这次疫情“大考”开启这个不凡之春的呢?

2月10—11日,记者来到青川县,从东北边的水磨到西南边的凉山,穿越新坝走进花果,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艰苦、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这些村党支部已成为疫情防控坚强堡垒中的“堡垒”。——疫情防控‘零’感染,他们在继续;备耕备料抓产业,他们在行动;为民解忧暖心窝,他们在奔波……这是他们已经和仍在续写的“答卷”。

战“疫”场上显身手

宣传引导、设点检测、居家隔离、消毒杀菌、劝阻聚会等是乡村防疫的通常做法,也是乡村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几道防线。

“请各家各户注意了哈,我们一会到你家厨房、厕所喷洒消毒药,起来一个人开门就好了。”每天早上8:00左右,家住大院回族乡花果村王家坝居民点的很多户村民,都要被这样一阵“吆喝”声从梦中惊醒。在还很阴暗的晨暮中,总有两个戴着口罩身背喷雾器的人影在这条500多米长街道的两边慢慢移动,墙角、街边、路沿……所见之处被一层薄薄水雾覆盖。这两个身影就是花果村的回族党员马志兰和马友福,他们又开始了每天两次的消杀工作。

王家坝居民点住着80多户汉族和回族村民,人口占全村1/3。1月26日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也在这个偏远的山村打响了……“我要求负责王家坝的消杀”、“我也要求参加那里的消杀和对村民的日常管理”,会议开始分组时,马志兰和马友福就向村党支部请战,“拿下”了全村最大也是最费劲的战场。从1月28日消杀药品到位开始,他们每天早晚都要对居住点公共区域及周边进行无死角消杀。

“你们消杀公共区域就可以了,为啥还要给村民家里消杀呢?”记者问到。

“现在气温逐渐回升,蚊子、苍蝇啥的也快出来了,特别是厕所最容易长这些,一并杀杀毒就可以减少这些有害的家伙滋生,村民就也减少接触到细菌病菌啥的。”停下手中的活儿马志兰这样说。

“这么多天了,你们算没算总共喷洒了多少斤药水呢?”

“呵呵,这个到真没算过。粗略估计吧,一天两次至少要8箱(喷雾器药水箱)1箱40多斤,到今天半个月也就4500多斤吧。哈哈,我们两个这些天背了这么多水哇?”马志兰转头望着马友福面露“吃惊”的问到。

无独有偶,在花果村土地坝有60多户村民。72岁的老党员李昌玉独自“承包”了居民点的消杀工作。他和马志兰、马友福一样,半个月来从无间断为居民点在做好消杀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督促检查村民不串门、不聚集、外出戴口罩等工作,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紧邻凉水场镇的凉山村,负责值守凉水大桥西端的“疫情检测服务站”,这里是青溪、关庄等乡镇东出青川到金子山上绵(阳)广(元)高速的必经之路。

11日下午5点,记者在这个服务站看到一个身着迷彩装而体格有些消瘦的中年男子在忙碌着。

“他叫赵仕强,是一社社长。从1月22日开始到现在,他都在为村上防疫工作奔波。我们几次安排他休息回家照顾一下他母亲,可他总说村上人手紧、防疫任务重,而‘拒绝’了村上的安排,每天按照排班表轮流参加消杀、人员管控、巡逻等工作。”村支书李志明告诉记者。

赵仕强一级伤残的母亲因瘫痪常年卧病在床, 15年前他又因脑积水做了开颅手术,自今右边脖子里还安装着导流管,为二级伤残,他家也是凉山村27户贫困户之一。自参与村里防疫工作后,家里照顾母亲的事情全部落在了妻子柔弱的肩上。

“咋‘不服从’村里安排休息,在家照顾一下老人呢?”见他空闲下来,记者上前问到。

“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可我家这些年都是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镇村干部的关心照顾,才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虽然我做不了多少大事,可总想趁着现在还能跑能动,尽力为大家做点事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这次防疫村里事情多,我虽然没有为家里分担多少,爱人不仅没有埋怨,她还多次要我安心做好防疫的事情,为了周围团转乡亲健康把事情做的仔细些,不能马虎。噢,有车开过来了。”说完,他转身走向了检测岗位。

民忧解到心坎上

“小男孩鞋35码一双(春秋穿的)、沙糖桔3斤、香蕉3斤、西红柿2斤、女士内裤2条…”这是2月6日木鱼镇新坝村村支书赵学敏微信收到的一份购物清单。面对这份清单,一时让他“犯愁”了。

“这份清单是一位湖北返乡居家隔离观察村民发来的。其它东西都好帮忙买,蔬菜我自己家有可以免费送他们,只是这女士内裤实在不好意思去买。后来报告了镇党委唐书记,她说非常时期,为了让隔离观察群众坚持不出门,买女士内裤就买吧,这也是为了防疫工作。当天下午,我还是把这些东西备齐了送到这个村民家里。” 说起这事,快50岁的赵学敏还一阵脸红。

为了确保5户居家隔离观察村民不出户,新坝村两委干部成了这些村民的“采购员”。半个月时间里,村社干部为他们购物20余次,仅赵学敏驾私车购物运送达12次,保障了居家隔离观察农户生活需要,农户家里也无一人越过隔离“红线”。

“哎呀,真是感谢你们啊。你们这一趟从山腰扛上来的椽子,我们俩个人都要跑4、5趟哦。辛苦了哈。”10日下午4点过,骑马乡水磨村三社村民黄绍发正在维修住房的院子里走进来4个乡村干部。放下肩上的椽子,干部们便忙碌起来。

“请房子上面的师傅们也下来歇歇喝点水,我们核对一下人员信息,并给你们测量一下体温。”支书兼村医的黄继李放下药箱招呼着。

“我家不是贫困户,可这两年因修缮没做好住房漏雨严重,好多木头梁子椽子都腐朽了。家里又没啥钱来维修,过年前乡里和村里争取了一些资金补助我们,但还是有缺口。乡里包村干部和村里的干部,他们与我们商量后与农商银行进行了协商,还愿意为我们贷款担保。可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黄绍发很是感动。

“就是啊,干部们还时常过来了解维修情况,帮我们干活路。反正我给你说,房子修好了疫情过去了,我们都要勤快些,一个人留家里搞点产业,一个人出去打工,早点把欠账还上,决不能给干部再找麻烦了。”黄绍发的妻子过来插话到。

在水磨村,像黄绍发这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非贫困户还有3家。乡包村干部和村上3名干部各负责一家,协调解决房屋维修中的困难和工程验收、资金使用监督。村里还组织了专业的施工作业组,目前4户人家房屋维修都已开工,在2月底前村民可住上安全新居。

产业发展夺增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面对这张“考卷”,这些村支部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农田备耕、产业备料、养殖适度、外出务工。

“再过半个月左右,这些羊肚菌应该冒头(长菌)了。现在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好湿度和温度,过冷过干过涝地里的菌种都容易霉烂,那损失可就太大了。”10日下午快6点,记者在木鱼镇新坝村遇到7社刚察看完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的村民赵伟。说起种植这30多亩地的羊肚菌,这位年轻人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前些年赵伟就种植过羊肚菌,不仅有了较好的收入还学到了扎实的管理技术。去年年底他想扩大种植面积,在租赁农户河滩地中遇到了一些“坡坡坎坎”。为了支持大户建种植示范园带动农户参与,村党支部一班人主动到农户家做工作。从河滩地农户种植油菜、玉米收入账到出租土地收入、务工收入,再到农户务工学技术慢慢各自种植和村里产业发展长远规划,解除了群众心里的一个个“疙瘩”。

“因为疫情影响,愿意出来务工的农户不多,可地里的菌袋需要浇喷补水,村支书了解这一情况后,又组织了党员突击队来帮我。羊肚菌种植高投入、高风险、高收入,我想在今年的种植管理过程中,更多的给农户传授技术,他们来务工也能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他们以后种植打好技术基础。还是想通过自己带动发展好村里的这个产业,来回报这些干部对我们的付出。” 说出心里的想法,赵伟把目光再次投向暮色中的大棚。

食用菌种植是新坝村的传统支柱产业。面对食用菌种植土地需要轮作修养恢复的情况,今年村两委在摸排可种地块面积后,羊肚菌备料80亩,椴木香菇木耳备料3.5万棒。对58户因土地轮休不能在家发展产业的农户,镇村积极联系务工信息,为村民提供了在北京、浙江等地从事建筑、家政、护理等工作。并利用春节前农闲时间,对有外出务工意向的村民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到目前已有93人通过网络与用工单位签订了意向协议。

“今年我们村的经济奋斗目标是,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比去年增加2000元。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只有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经受住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才能甩掉那顶落后的帽子,彻底‘翻身’赶先进。” 新坝村村支书赵学敏话语坚定。

大院回族乡花果村虽然有耕地2396亩,大多数都在高山上,不仅离农户家远还很分散。为打破制约发展瓶颈,去年下半年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积极谋划,引进业主种植200亩白芨药材示范基地,今年向周边辐射带动农户种植新增加300亩;去年三社党员马志兰试探性种植火麻取得较好收入,今年已带动本社40多个农户利用偏远坡地种植;针对村民喜好养殖羊、牛、鸡等的习惯,村两委对村民现有畜禽做了全面防疫,并提醒村民多种类、数量适度饲养,以降低养殖风险。

骑马乡水磨村,已备料椴木香菇木耳60000棒;落实羊肚菌、竹荪、天麻、魔芋等种植面积400余亩;登记落实150多人外出务工;协调1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小额信贷结息转贷40多万元。

凉水镇凉山村,利用现有300亩茶园辐射带动全村291户村民,每户建起了1亩以上的小茶园,全面完成修枝、施肥管护;稳定健康养殖,户均出栏生猪不低于2头、出栏跑山鸡30羽以上,全村肉牛出栏新增30头;落实外出务工村民110多人。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青川20多个曾因存在这样那样问题而被确认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在这个“艰难的春天”里:抗击疫情,他们斗志昂扬;为民服务,他们心细如发;助农增收,他们呕心沥血。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打好“翻身仗”,只有在各个“考场”上,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检验满意的合格“答卷”。“蝶变”之后已换新颜,他们还在继续勇往向前。

王生伟 广元日报记者 白洪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