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发现20多处先秦时期的聚落遗址 绵延百余公里

2016-12-19 05:03:1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徐湘东

学术价值

印证“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观点

陈苇说,本次考古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出6个方面的学术价值。首先,发现了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去年庙门前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该遗址距今约4800至4500年。今年陈家烧房遗址和大厂遗址墓葬随葬品,也显现出浓厚的新石器时代特征。

同时,还发现了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这是目前川西南最成体系、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20余处先秦时期遗址沿安宁河谷分布,绵延百余公里。这为探讨聚落形态、聚落群之间的地理空间分布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还初步建立起安宁河流域的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及谱系关系。根据出土的大量遗迹和遗物,为探讨该区域的考古学年代序列、谱系关系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最为直观的材料,从目前出土文物看,初步认为在安宁河流域可能新增两三种考古学文化。

此外,考古还为研究西南夷中的邛、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的线索,为全面认识邛、筰等西南夷民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中国西南地区古代文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上世纪,童恩正先生提出了‘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观点。”陈苇说,此次在川西南发现了不少与西北地区较为相似的遗存,如山字格剑、双耳罐等,由此凸显出横断山脉南北文化交流及传播等诸多问题。

“发掘工作还将继续,更大的惊喜,或许还在后面。”陈苇表示,施工沿线还有30余处文物点亟需发掘清理、提取资料,任务十分艰巨。

新庄遗址出土的陶罐。

安宁场遗址航拍图。

对话专家

古时凉山冬天寒冷?

华西都市报:此次考古发掘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先秦时期聚落群遗址。

陈苇:对,此次发现的遗址,其规模在西南地区甚至全国来说都十分罕见。然而,由于酸性土壤的侵蚀,遗址内并没发现人骨。

华西都市报:聚落群中出现了50座方形坑类遗址,被推测为半地穴式房址。这种房址一般出现在北方,如今在安宁河流域大量发现,说明了什么?

陈苇:在北方,因为冬天寒冷,半地穴式房址普遍出现。此次,类似地窖的半地穴式房址在安宁河流域大量发现,可以猜想当时的冬季应该比现在冷。以往考古人员在类似的方形灰坑中发现过灰烬,但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则发现了用火痕迹更重的红烧土面。

较为遗憾的是,与北方的半地穴式房址不同,此次的房址里并没有发现门道。也正是因此,考古界内部出现了分歧意见,认定为半地穴式房址,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