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援彝干部:要做的太多 想做的更多

2019-03-27 06:44:4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马跃没有想到,参加完全省援彝援藏干部培训后就到乐山市金口河区报到,一去就是3个星期没回家,“走之前找了个幼儿园,把小孩先安顿了。”

马跃是乐山市沙湾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到金口河后,挂职区委常委、副区长、沙湾区第二批援彝工作队领队——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整体安排中,45个经济较为发达区县、对口帮扶45个贫困县,马跃是数千援彝援藏干部中的一员。

“让村民自己当棚主”

“今年我们的思路,主要是如何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接力’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马跃说。

今年的项目里,马跃比较看重高山食用菌基地。

食用菌在当地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也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前村民只是通过务工获取收入,现在工作队正在探索一种模式:把对口帮扶资金注入村集体经济作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免息借给村民承包食用菌大棚,再动员企业支持一部分成本,村民在企业技术指导下种植、采摘、分级包装,销售后村民和企业按一定比例分配利润,年底归还基金;第二年后,逐年适当提高村民自付的承包金比例,直至村民可以独立承包生产,不但务工收入不减少,还增加了利润分红,同时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条件成熟了村民还可以自建、自产、自销。

“现在遇到点问题,企业觉得他们支持的成本比例有点高,可能会影响企业利益。这些也可以理解,我们会进一步科学论证,和企业做好沟通,一定让村民自己当棚主。”

2019年春节前,工作队在沙湾组织了一场金口河特色农产品迎春展销会。金口河参展的18家企业和贫困户自产的近百种农产品,仅半天就一售而空,食用菌销售尤其火爆。

“要做的事情太多,想做的事情更多”

廖坪村,地处海拔1500米的山区,是金口河区脱贫攻坚“后进村”。

工作队到任后发现,开展工作没那么容易。

“全是山地,十几亩平地都很难找到,怎么发展产业?”

“除了小孩,常住人口年龄最小的近50岁。”

近一个月的调研、走访、讨论后,一套量身定制的对口帮扶方案“出炉”了:阵地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家庭振兴”计划、“励志成长”行动……

封面新闻记者跟随队员到廖坪村那天,沙湾区专场扶贫招聘会正在村里举行,沙湾区十几家企业向咨询的村民介绍企业和岗位情况,几十名村民签了意向书。“接下来,企业和意向人员会进一步对接,确定用工后实现转移就业。”

短短3个月,村民活动广场、通组道路建设、入户路建设、村道亮化实施完成,工作组引导的返乡创业带头人成立的藤椒合作社正在平整土地,队员曾云辉介绍:“今年先布局150亩,劳动强度不大,对土地要求不高,家门口就可以务工,产生效益后还有分红。”

藤椒基地旁,几位身穿保洁工作服的村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今年给廖坪安排了10个公益岗位,一个月500块钱,主要针对没有劳动技能的低收入家庭,既解决了群众收入,又改善了村容村貌。”

马跃坦言:“‘硬件’容易‘软件’难。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提高村组干部的治理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尤其是想化解因多年落后而积累的矛盾、怨言更是不易。目前,廖坪村只是刚实现脱贫,离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的事情太多,想做的事情更多。”

“我们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科书’”

“后天请产业项目小组和我一起到共安乡调研……还有,周末回乐山看一下俞海东。”马跃给办公室打电话安排。

俞海东,第一批工作队留任的队员,已经在金口河工作了近3年。接到通知时,给“大肚子”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就来到金口河,如今孩子快两岁了。以前车祸留下的眼疾,随着高强度的工作越发严重,右眼从600度恶化到几近失明。

“其实和眼睛的病相比,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愧疚。”前段时间,组织考虑到他的病情,准备安排俞海东轮换回原单位时,他对马跃讲了这句话。

“队员中,85%是70、80、90后,最大的难处是无法照顾家庭,尤其是正需要陪伴成长的子女。”说完,马跃讲了一件事: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天,一名女队员提前了几个小时回家,问其原因,她说“3个星期没回家了,两个女儿打电话哭着说想妈妈”。做出让这位女队员作书面检查的处理决定时,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马跃,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但谁又没有家庭?谁又没有孩子?“父母的陪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虽未在身边,但我们这段艰辛漫长援彝经历,我相信会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科书’”。

据悉,2016年以来,沙湾区先后选派两批共57名干部,在金口河开展援彝对口帮扶工作,累计帮助金口河区数百贫困人口脱贫、4个省定贫困村退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牛建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