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茶”背后的高山采茶女——罗德芳

2020-04-10 14:11: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四川在线乐山讯(刘 佳)  千百年来,茶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与血脉,与柴、米、油、盐、酱、醋一道,成为每一天的开门七件大事。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夹江,因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从宋朝至今拥有近千年种茶历史,享有“全国重点产茶县”之美誉,2019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56.2亿元,出口超过8亿元、占全省份额的一半。

小小一叶茶,不仅是“富民兴夹”的重要经济作物,记录着茶马古道上演绎的千年茶文化,更在用心讲述着它身后的一个个传说,其中就有采茶女罗德芳的故事。

正在采茶的罗德芳

来自山区里的采茶冠军

华头镇位于夹江城西35公里,山高坡陡、风景秀丽,素有夹江“小西藏”的美称。华头镇得天独厚的地里条件,为优质生产独有的生态茶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这里也是夹江境内高山生态茶的产地之一,也养育着许多以茶为生的茶农们。

清明前夕的夹江首届“青衣江茶”采茶节,来自全县各茶叶主产地的72名采茶能手参加了采茶比赛。其中华头镇的8名采茶选手在这次比赛中不仅斩获团体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还一举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华头镇联合村的罗德芳更是“艺压群雄”,以最高分获得了个人冠军。

联合村的村干部听说村里几位参加采茶比赛的选手都获得了好成绩,而且还有人得了全县冠军,大家伙赶紧放下手中农活,前来表示祝贺。“你们为我们村争得了荣誉,希望你们继续采好茶,带动我们村的茶农种茶致富。”华头镇联合村纪检组长郑有清乐呵呵地说,村民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

大旗山茶乡

大旗山里的采茶背影

“爸妈我下地去了,早饭在锅里,你们等下起来吃哦。” 比赛归来的罗德芳并没有好好休息,她和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做好饭菜草率地扒完几口后,娴熟地套上袖套、戴上斗笠,背起茶篓上山去茶叶地里采摘最后一批早春茶。为了不耽搁来回走路的时间,她每天都要带上一大罐茶水和一碗中午在茶山吃的午饭。

罗德芳今年38岁,她告诉记者,联合村是自己的娘家,十几年前嫁到了尖峰村。由于娘家没人照顾,她穿梭在相距几十里的两个家,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是当地一个地地道道的采茶女。

联合村地处大旗山顶端,海拔在1100米左右。这里的6000多亩茶园属于夹江县的生态高山云雾茶。这里的村民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几亩到十多亩的茶园。罗德芳家里有5亩多茶园,家里每年一大半的经济收入都是来自于茶叶。每年从春节开始一直到清明节前后,都是早春茶采摘的最佳时节,也是一年中茶叶价格最好的季节。

“这里的茶叶是高山茶,要比海拔低的地方迟一点,这几天气温高了长得快,采了这批茶以后马上就要开始修剪了。”来到茶园里,罗德芳便埋头迅速采茶,只见她指尖的动作轻巧而娴熟,双手齐动在茶叶间飞舞,很快,一大把嫩芽就被她轻放入了茶篓。

感到很累的时候,罗德芳会拿出准备的一大壶茶,满足地喝上几口,缓口气后接着飞速采茶。罗德芳会采茶,也喜欢喝茶 。

“茶叶一天一个价,有时晚一天就要跌几块钱。就算下小雨都要栓起薄膜采,有时候晚上还要戴着头灯采”。罗德芳一边飞快地采茶,一边告诉记者。天晴时,她顶着烈日,戴着草帽;下雨天,她披着雨衣,掩着茶篓;在夹江山区只有10度左右的天气里,她裹着棉袄采茶。待到谷雨后气温上升到30度左右,她仍要穿着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太阳晒伤皮肤。因为长期采茶,罗德芳的食指和拇指指尖染成了黑色,洗不干净的手指已经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

寒来暑去,大旗山里总有那弯着腰的熟悉背影。

美丽的茶山小村庄

小小的茶叶 大大的希望

山上茶园距离家里有一段距离,早上出门要晚上才回家,中午在茶园里的午餐是罗德芳早上带来的饭菜。平时喝的一斤茶叶需要5~6万粒茶芽,也就需要5~6万次重复的采茶动作。罗德芳连续不停采摘十小时左右采摘的绿芽尖,仅能制成一斤多的干茶。每一杯茶的背后,都饱含着无数个像罗德芳这样的采茶女们的辛苦和勤劳。

“现在好得多了。过去没有通公路时,采一天茶要花三四个小时翻几座山去卖。现在公路都通到茶叶地里了,收茶的直接来茶园抢着买,采到晚上都不愁卖。”罗德芳颇为高兴地说。

罗德芳的孩子今年18岁,正在夹江读高中。和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夫妻俩竭尽所能地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希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这片茶园不仅是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凝聚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里的村民把自己的田地里都种成了茶园,不但脱了贫而且还致了富,钱袋子鼓起来了、小洋房盖起来了、小汽车跑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

伴着升起的朝阳,迎着微风飘来的淡淡茶香,和罗德芳一样的村民们正满怀期待,挎着茶篓飞速的采摘茶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