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沙湾十条措施出台:乡村振兴党建带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7-06 14:39:0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四川在线乐山讯(高懿)  夏至的蒙蒙细雨带来丝丝凉意,豆地坪村“老支书”方伟强格外舒坦和兴奋。这个月,他又带领村民们完成了两件大事:通过“网红带货”电商销售等方式,集体经济的近6万斤胭脂脆桃,在一周内全部售完;村里购买的洒水车也开始“上岗”为附近的企业服务,每年又要为村里增加收入10万元。

兴奋的是,几天前,乐山市沙湾区制定出台了《激励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将开展“在村工作20年”评选。这位已经担任村支书22年的壮年汉子,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桃子成网红了 老支书的心病更重了

豆地坪村地处沙湾区牛石镇,今年5月村建制调整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37亩,村民1200多人,党员47名。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和谐文明氛围等方面,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

今日的豆地坪美丽如画

“老板不干了!”2019年5月,一条突发消息震惊了豆地坪村。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流转1000余亩土地种植核桃的业主正式宣布“不干了”,留下一片“生病”的核桃树。

“他们不干,我们集体自己干!”方伟强当机立断。村“两委”班子成员没有多少犹豫,拧成一股绳开始做群众工作。35名村民代表按下了“同意”的手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兜底接手,以村集体经济前期的桃树种植为基础,发展“官帽山”农业产业综合体。

曾经满山满坡的核桃,变成了十余种经济产物的“跨界”组合——500亩奶白茶、黄金芽,200亩胭脂脆桃、70亩蜂糖李、70亩葡萄、60亩乌皮樱桃,茶山上还套种了西瓜“错时”发展,还修整了鱼塘发展休闲垂钓……农业产业综合体初具规模,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种田老把式”也要学习新技能

5月,桃子熟了。豆地坪村利用省级电商示范县项目,在村上建起了村级服务站点。“网红主播”冷曲达曲也看上了这里的潜力,前来“带货”。

这次网红带货的意外惊喜,让方伟强的一个“心病”更重了,那就是后备力量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比我们强。支部5名成员,就有3名干了20多年的泥腿子。乡村振兴,光靠老把式是不得行了!”

建制调整前村里有47名党员,但其中流动党员就有20名,大学生党员基本都在列,他们都去城市发展了,后备力量一直是方伟强的心病。2018年,支部补选了两名80后,两人都有务农和经商经验,一位是中专毕业,一位正在参加大专学习。村里的“老干部”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豆地坪村落旧貌换新颜

方伟强说:“当年的村干部工作,用老百姓的话说,主要就是两件事——催粮催款,刮宫引产(编者注:计划生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推进,村社干部也在向服务型转变,向集体经济带头人转变,专业性更强,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文化技术。”

牛石镇党委副书记何仪琴,20年前也是一位村支书,2001年开始一直在乡镇工作。对村干部的酸甜苦辣,她自然看得更全面,“我当村支书时一年的津贴就300多元,现在的村支书一个月能有两千多,保障好多了。但是,乡村振兴对村社干部的要求也更高了,有人说是‘硬核任务泥饭碗’,对年轻人来说,确实缺少吸引力。这次沙湾区出台的《十条措施》,明确提出畅通村社干部上升渠道、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这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了,有助于建立村干部结构化蓄水池。”

方伟强想得更直接,“明年就要换届选举了。我就盼着有大学生回来,有见过世面的能人回来,参加竞争,把我选下去!”

乡村振兴蓝图展 年轻力量需顶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踏水镇魏槽村集体经济的创业史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半年时间开了48次不同规模的村民会!没有干部党员,这工作怎么做得下去?思想怎么统一?”村支书兼村主任黄世平似乎在反思。

7月1日,魏槽村党员重温誓词,乡村振兴再出发

魏槽村位于沙湾区东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2017年初,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就魏槽村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讨论,形成依靠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共识,在专家帮助下制定了魏槽村5年发展规划。

在资金紧缺的大背景下,魏槽村唱出了极具自身特色的三步曲:第一步,以点带面、以组带村,降低全村同步发展不可预估的风险,以组带村的重任落在了七组;第二步,综合村民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以土地入股为主,资金入股为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步,明确股权结构,农民变股民,在民主协商基础上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办法。

经过三年的苦干加巧干,魏槽村已基本形成以桃、柑橘为核心,高端茶叶、无花果、跑山鸡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田园观光采摘综合体,还注册了“桃谷幽居”商标,获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认证。村党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区里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子还成为省级“四好村”。

集体经济争创名牌

黄世平说,当初为什么七组当先锋呢?优势之一就是党员多。30多户人家就有9名党员,占了当时全村党员百分之二十几。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也主要是党员干部在操心,而且他们主动放弃了相关的报酬。有了这样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凝聚起农民的心力。

魏槽村“两委”4名干部都是40多岁,还算年富力强。但是,黄世平仍然在担心:村里45名党员,只有两名90后;22名比较年轻的都外出发展了;留在村里的23位,其中还有10名老弱病残。

黄世平说:“这么说吧。留在村里有精力折腾的党员,全部顶上村组各个岗位了,在一线带头干。乡村振兴,如果还有岗位需要党员顶上,谁上?”

他焦心的不止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乡村振兴对村组干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的村组工作越来越规范,村组干部们开玩笑说上级把大家当公务员、大学生看,哪晓得我们在电脑上敲几个字都要半天?本届村支部还是发展了两名年轻党员,好歹也是高中毕业。但是入党后不久,人家又出去打工了。”

魏槽村的村民不仅种田,也开始栽花了

在镇党委副书记徐双梅看来,魏槽村的情况已经算是令她比较宽心的了,“全镇1100多名党员,60岁以上的超过一半。魏槽村这几年集体经济发展走在全镇前列,与村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密不可分。一枝独秀不是春,其他村子要赶上来,没有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徐双梅说,农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是不够,而且越有能力的年轻人越向往外面的广阔天地。从档案上看,这些年也有大学入党、部队入党的新鲜血液,但实际上很难在村里看到他们的踪影。究其原因,事业上升空间和现实收入待遇是主要因素。

《沙湾区激励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的出台,徐双梅和黄世平两位村镇干部所见略同,畅通村(社区)干部上升渠道、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这两条措施令他俩眼前一亮。

《十条措施》提出,依托智慧组工“党建云”平台,建立村级班子结构化模型,以村(社区)为单位,动态掌握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结构化信息,并结合村情实际、产业发展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补充选配村(社区)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每个村(社区)常态储备一批35岁左右、大专在读以上文化程度的后备力量,其中至少2名优秀农民工。

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徐双梅认为,“蓄水池”的建立非常及时和必要,对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至关重要。她还提出,各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后备力量客观上存在数量与结构的差异,“蓄水池”应该实现纵横沟通,互通有无,人才选拔跨村使用。

“十条措施”出台 “蓄水池”建设加速

乐山市沙湾区委组织部介绍,为扎实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激励担当作为,沙湾区延续2019年制发村(社区)减负关爱十条措施,制定出台《沙湾区激励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从“选育用管爱”五个方面对村(社区)干部进行正向激励。

选:全面推行“一肩挑”,严格执行县级备案管理制度;

育:建立村干部结构化“蓄水池”,开展提能提质常态专训;

用:组建“田坎专家”人才库;

管:建立干部数字化档案,建立组工干部联系制度;

爱:畅通村(社区)干部上升渠道,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开展“在村工作20年”评选。

畅通村(社区)干部上升渠道,按照省市安排,定向选拔一批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定向招录一批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连续任职满两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表现优秀且符合条件的,经考试考核可在编制限额内按程序聘为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

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按照乐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不低于3000元/月。鼓励村级后备力量到村顶岗锻炼,并按不低于村文书基本报酬的三分之二的标准发放误工补助。按照省市要求,支持村干部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区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建立村干部风险保障机制,为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沙湾的田野孕育着希望

据了解,在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结束后,沙湾区将开展“在村工作20年”光荣评选,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集中颁发证书,并纳入年度常态走访慰问范围。镇(街道)、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召开1次座谈会,听取离任村干部对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意见。

“通过制发《十条措施》,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措施,吸引更多优秀农民工、返乡大学生等群体进入村干部结构化‘蓄水池’,为写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积蓄人才动能。”沙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廖蕾如是说。

黄世平1992年入党,在魏槽村“两委”已经干了30年。面对即将开展的“在村工作20年”光荣评选,他想得更远,“在村工作几年都是光荣的,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荣誉感、自豪感传下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