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苟春 李佳雨
申遗成功时间:2019年9月
工程档案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是黄河上游的大型灌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该灌区地处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灌区年引黄水量约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工程档案
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绕出了一个“几”字弯,灌溉出丰饶的河套平原。河套灌区就在这里,它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所谓“一首制”,就是只设立一个引水口来引水,它取决于灌溉水位、水量、水沙和河床及河岸的稳定性等条件。100多年前的河套灌区至少有“八首”引水,可为什么后来变成了“一首引水”?整个灌区的灌排体系又是如何运作的?
内蒙古河套灌区一隅。
如何引水?
从“多首制”到“一首制”
眼下,河套灌区的夏灌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灌区内的小麦已进入生长关键期,也正是用水的高峰期。
河套灌区处于黄河“几”字弯的最顶端。它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是一个超大型灌区,目前引黄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河套灌区的发展和黄河紧密相关。“天下黄河唯富一套”(意指自古黄河泛滥成灾,只有河套地区受益)这句名谚中的“一套”,指的就是河套平原。
“河套灌区始于秦汉,兴于清末,形成于民国,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据当地水利专家介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灌区不断扩大,变化最明显的就在于引水方式。
据史书记载,100多年前的河套灌区至少有“八首”(引水口),但由于八条开口渠都直接从黄河引水,黄水主河道的水流常常摆动不定,因此“八首”都不是坚固永久的闸门工程设施。
上述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就造成引水时不能准确地调控渠道中的水位水量,每当黄河来水量陡然增大时,洪水就会漫过渠堤,淹没大片的良田沃土,形成洪涝灾害。
当时民间有谚语:“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46年,时任绥远省水利局局长王文景大胆地提出“一首制”的想法:修建“一首制”拦河坝,再开挖一条总干渠,将旧有干渠全部改接于总干渠上,统一由总干渠引水灌溉。
10多年后,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完成,230千米的输水总干渠开挖通水,从此结束了河套灌区无坝多口自流引水的历史。由此,河套灌区引水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灌溉面积逐年增加,河套灌区迅速向特大型灌区挺进。
河套灌区内发达的渠系。
如何用水?
从大水漫灌到“引黄滴灌”
黄河水引过来后,如何利用并且提高使用效率?
在成为一个特大型灌区之前,历朝历代都曾出台政策,鼓励开发水利,以水利促进农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也极大调动了灌区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兴修水利,就是为了提升灌溉效率。然而,受制于当地的年均降雨量以及蒸发量,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水,用水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合理。
当地水利专家介绍,由于黄河水灌溉间隔时间长,不能很好地保障作物生长需要,还要用黄河水将土壤中的积盐淋洗下去,河套灌区过去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近年来,河套灌区开始在大范围推广实施“引黄滴灌”工程,即利用原有渠道和湖泊,将黄河水引到蓄水池进行沉淀,再经过泵站提水加压、管道输水等环节,将水源输送到田间地头的滴灌毛管浇灌农作物,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巴彦淖尔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滴灌模式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大幅度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与化肥用量,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种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管理?
“国管”和“群管”相结合
除了在用水方式上的改变,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让河套灌区焕发新的活力。
据悉,河套灌区灌排工程管理分为“国管”和“群管”两部分。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国管”,就是由国家和政府管理,国管工程管理单位为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而“群管”的主体则是普通的群众和用水户,他们组织负责管理支渠和分干沟以下的灌排工程,并组织受益农户管理田间工程。目前,河套灌区共有农民用水户协会261个,成为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水用水的主导力量。
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让河套灌区在全国400多个大型灌区中各项表现十分亮眼。
上述负责人介绍,河套灌区被水利部列为全国20个示范灌区之一,2019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今年5月,在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中,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入选试点灌区。
如今,巴彦淖尔市政府正强力推进河套灌区成为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基地,那里的葵花籽、番茄、小麦、牛羊肉、乳制品等农畜产品,正借力“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踏出国门、走向世界。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