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条”实施百日观察⑤|从“夜游锦江”的火热看文旅消费回暖升级

2023-06-09 18:33: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杨艺茂   制图/张珍

【故事切片】

深挖文化强互动,夜游项目游客量翻倍涨

6月8日,天色还没完全变黑,成都锦江东门码头已经聚集了众多游客,古彩戏法、茶百戏等特色表演的精妙手法吸引了来往的游客驻足观看,“李白”“杜甫”穿越古今,与游客一起畅谈诗词。如今,这样的火爆场面已经成为“夜游锦江”沿线的日常。


“我们现在每天基本无空船,客流量翻倍涨。”谈起“夜游锦江”项目今年以来的变化,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夜游锦江”项目营销负责人杨苛最直观的感受。

北起活水公园码头,南至东湖公园,串联起10公里水上游线,“夜游锦江”项目自启动以来就凭借着独特的路线规划和丰富的主题活动成为了成都热门的夜间消费新场景,今年以来,“夜游锦江”的热度更让排队体验的游客都直呼太“火”了。

杨苛告诉记者,今年1至5月份,“夜游锦江”项目累计收入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4%,累计接待9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6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省外及境外游客的占比达到了47%。

亮眼的成绩来源于企业自身不断推出的新尝试。牢抓疫情放开后市场复苏机会,“夜游锦江”项目乘势而起,以完善“滨水空间综合体”的打造作为核心支撑点,通过打造新场景、新消费,拉动夜间经济增长,有效实现了营收新突破。成绩的取得还来源于利好政策的支撑,“36条”明确打造“商文旅交体康”多元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支持地方发放文旅消费券、实施入境旅游市场提振行动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记者了解到,“夜游锦江”项目深挖历史底蕴,将成都历史文化中的人物、文物、场景等卡通化、情节化、时代化,在东门码头、十二月市、庆龄码头、安顺廊桥、音乐广场码头等点位设置了一系列更具有互动性的节目形式来增强游客体验感。

“从今年春节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不断升级迭代各种活动和场景。”杨苛说到。今年“五一”期间,“夜行锦江”更是一次性新推出“寻味锦江”“西行锦江”“烟火锦江”“乐游锦江”四条精品线路,再现“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辉煌,赚足了眼球和人气。除了深挖历史文化,“夜游锦江”项目还积极推进跨界融合,让游玩体验更加新颖化,创新推出“游船+运动”主题线路、平凡人演唱会、锦江雅聚汉服活动、《望江犹记锦官城》沉浸式剧游、“成都城市漫游”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


【记者观察】

政策支撑下,更要谋新求变促消费

今年以来,四川文旅迎来复苏,文旅消费快速回暖。同时随着各大节假日出游热情的快速释放,“36条”对文旅市场的“造血”功能持续强劲。

“夜游锦江”的火爆让该项目工作人员喜中带忧——现在排队的人太多了,提高运力是“夜游锦江”项目接下来急需提升的地方之一。今年6-8月,“夜游锦江”还将主要围绕成都大运会,开通水上公交“锦江水巴”,引进新能源动力船只,依托5G、AR等技术推进游船硬件智能化改造,打造“水上美食”“水上电影”“水上会务”等高品质特色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同时承担起水上公共交通运输和周边城市的旅游线路功能。


从“夜游锦江”项目透视四川文旅消费市场的回暖,不仅在于其消费数据的显著变化,更在于其积极促进文旅消费复苏的“有为精神”。在利好政策的支撑下,业态不断创新升级、加速跨界融合 ,正是四川文旅推动文旅市场复苏、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一环。


自“36条”发布以来,四川文旅动作频频。从春季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布到四川省第十四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开幕,从“花开天府·安逸四川”2023四川省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走进西安到“潮玩天府·安逸四川”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走向省外,从推出新政策、新举措、新活动系列“组合拳”到《四川省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试行)》的发布……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得到全面激活,四川文旅聚人气、促消费的步伐掷地有声,全省文旅消费持续向好。

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积累了三年的消费热情在今年得到强劲释放,推出系列举措旨在推动文旅消费热起来、火起来。紧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四川文旅也将持续建立长效机制,以创新求突破,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创新、场景创新、业态创新,探索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模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