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结合查险情地灾监测员有“慧眼”

2018-08-20 06:51:0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8月9日凌晨5时,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老场村大部分村民还在睡梦中,55岁的地质灾害监测员徐祖翠已走出场镇,在青林沟旁的地灾隐患监测点观测。“第一看沟里的水涨了没有,第二看坡上的树歪了没有,如果树歪了就可能会有滑坡。”徐祖翠说。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绵阳新增了许多地灾隐患点,经过工程治理,截至7月31日,该市仍有2336处地灾隐患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为防范地质灾害,绵阳的基层地灾监测员用“高科技”气象预报+“土方法”观测技巧,及时发现险情,疏散群众,已经连续7年实现地灾“零伤亡”,而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的北川,已经做到了连续10年地灾“零伤亡”。□本报记者祖明远

  简单的“土方法”留守老人也能懂会用

  7月10日到12日,绵阳遭遇连续强降雨,北川都坝河流域的陈家坝镇成为重灾区,地灾险情不断。那段时间,徐祖翠每天都要去地质灾害隐患点3-5次,除了看涨水外,她还有许多特别的“土方法”。

  “看到山坡上的树了吗?”在青林沟旁的滑坡监测点上,徐祖翠对周边的草木、水位了如指掌。“坡上表层土有时候相对静止,但下面的一层可能开始下滑,有时会漏过这些滑坡的迹象。但如果看坡上的树或者玉米秆,这些植物如果歪了,就可能出现滑坡。”徐祖翠说。

  陈家坝镇党委副书记李岳是当地人,他总结出了许多“土方法”,每年培训会上都会一遍遍重复给监测员讲解。因为地处山区,当地留守村民大部分是老年人,教会他们如何观测预警,简单的方法最实用。

  例如发现地面现裂口,怎么才能知道裂口在扩大?最实用的方法是用湿泥巴糊在裂口处,泥巴干了以后,裂口的形变清晰可见。

  发现险情后,监测员要及时预警,疏散群众。在过去的实践中,曾用过哨子、喇叭,也用过电话、微信等方法,后来大家发现,最好用的还是铜锣。7月12日凌晨,同在陈家坝镇的老场村遭遇洪水,上游山洪裹挟的砂石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漫过河堤,600多户居民在凌晨3点左右开始疏散转移。在漆黑的夜色里,正是监测员先用铜锣预警,然后村干部逐户敲门通知,才迅速实现了转移,避免了更大损失。

  “定制化”的高科技解决信息预警难题

  在近年来的地灾监测中,许多高科技产品都曾经“登场”。相比于动辄上万元甚至几十上百万元的传感器监测设备,不显山不露水的气象预警短信,最受基层监测员欢迎。

  在绵阳市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眼里,避让地灾的关键在于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在这一点上,熟悉当地情况的基层地灾监测员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地质构造不同,同样的裂缝,有的可能会滑坡,有的则不会。这些差异对技术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对特定的地灾隐患点进行“定制化”处理。另外,在北川、平武的山区,因为通讯信号不稳定,如果遭遇地质灾害,传感器的预警信息未必能顺利发出来。这些都限制了以传感器为主的预警设备的推广。

  而气象信息短信预警是目前最常见最有效的科技手段,随着气象预报技术的进步,可以发布比较精确的未来数小时的临近预报,且可以为特定区域“量身定制”,从而实现为监测员提前预警,加大地灾隐患的排查力度,也为后续可能的疏散做好准备。

  “汛期大概每天收到5-10条气象预报短信,如果遭遇特大降雨,几乎半小时收到1条短信。”陈家坝镇老场村村支书杨启云说,这些短信成为当地580名村民顺利疏散的关键。

  7月11日凌晨该村遭遇大暴雨时,当地防洪部门从前一天就开始连续预报水情,降雨量、小河的水位上涨情况都及时传递过来。为此,老场村提前准备了两台挖掘机疏浚河道。当晚泥石流阻断了老场村到外界通道,交通通讯中断,老场村成为“孤岛”时,陈家坝镇组织的应急队伍,也是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出动,正好赶在凌晨进入老场村参与疏散工作,使村民成功转移避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