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故里一大奇 资中文庙孔子像躬身而立

2017-05-10 04:41:3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刘恪生

说起孔子,国人谁也不会陌生,两千多年来,孔子和儒家思想无不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同时影响着整个世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从唐朝开始,唐太宗李世民就命令全国各地州县兴建孔庙开始,因为孔子的尊崇地位,所以供奉的孔子像皆巍然而坐,尽显王者之像。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文庙有300座左右,而这些文庙(包括山东曲阜孔庙)中的供奉的孔子像都是冠冕庄严端坐,然而,在苌弘的故乡—内江市资中县的文庙中供奉的这尊孔子像,却是“躬身而立”的,这是怎么回事?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苌弘究竟为何许人也?

生平

三朝元老 结局悲惨自刎死去

苌弘,亦作苌宏,字叔(约公元前565年—前492年),古资州(今四川资中)人。为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其博闻强识,涉猎广泛,通晓历数、天文,且精于音律乐理,以才华闻名于诸侯。

苌弘自幼好学,年轻时出游河南洛阳,后入朝廷为官,先是帮助周灵王谋划中兴统一大业。之后,周景王继位后,苌弘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被封为大夫,掌管天文历数,在辅佐周景王的过程中,苌弘常常借天象吉凶征兆,揭露诸侯的阴谋,在周敬王统治时期,周敬王受挑拨之计,将苌弘治死罪,幸得朝臣求情,后被放逐回乡,然后奸臣仍派杀手追杀,最后死于牛碾溪(今资中甘露镇),首级被追杀者带至河南偃师掩埋。

苌弘一生中在东周先后辅佐了周灵王、周景王及周敬王三位国君,可谓三朝元老,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家。然而,身处乱世的苌弘,并没有因为渊博学识、忠诚之心和治国之才而得到善终。

苌弘死得悲惨壮烈。苌弘的学识、忠诚和治国之道,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回报。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苌弘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得牺牲品。虽然最后放逐回乡,但迫于追杀,仍自刎了却残生。

传说

藏血三年 化作碧血丹心

说到这里,有一个关于苌弘的传说不得不提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碧血丹心”,指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那么大家知道这个成语就是由苌弘而来的吗?

碧血丹心,这一成语经常被人使用,为大众所熟知,其典故出自一个神话故事,《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吕氏春秋》、《左传》、《国语》、《搜神记》、《拾遗记》等著作均载有其事迹,说法不一,但大同小异。

公元前492年,晋国发生了“六卿之乱”,殃及周国。周国国势衰弱,为求自保,便将苌弘诛杀以消弭灾祸,因为苌弘对于周朝是一片忠贞,努力匡扶周室,所以天下哗然,影响极广。

苌弘在位期间,受周灵王信任,在周景王时期受到提拔和重要。他经常和景王谈论诸侯封地不利之处,并在言语间折射诸侯王想要自立为王的阴谋,遭到了诸侯们的仇恨。

周敬王登基之后,听信诸侯的谗言,猜忌苌弘,并有意致苌弘于死地,后苌弘幸得朝臣的求情才免于一死被流放回乡。苌弘在回家的路途中,遭到了诸侯派来的刺客暗杀。

相传苌弘的冤死,让蜀中百姓感其忠贞,于是用匣子将他的血封存,埋入龙洞岩穴之中。三年之后,百姓再去祭奠他时,发现洞穴碧光四射,于是将匣子从龙洞中挖出来,发现苌弘的血已经变成了一块心脏大小晶莹剔透的碧玉。元代郑元佑的《侨吴集·卷三·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即足明月心,三年犹须化碧血。”可见后人对苌弘的敬佩之情。

苌弘不畏权势的爱国奉献精神,历来为世人赞颂。庄子曾把他与龙逢、比干相提并论,大文豪、书法家柳宗元曾作《吊苌弘赋》:”大夫死忠兮,君子所与。呜呼哀哉,敬吊忠甫”,以表达对他深沉的怀念和哀悼,后来人们将那些刚正不阿,蒙冤抱恨的人形容为苌弘化碧,这就是苌弘化碧、碧血丹心的由来。

史实

访弘问乐 孔子曾求教于苌弘

好了,了解了苌弘的生平和他的传说故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该说说苌弘与孔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苌弘少时,好读书,喜天文、音律。后来成为周朝著名的政治家、音乐家、天文学家,为当时世人所熟知。史料记载,苌弘的主要职责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祀战事等进行预测,对自然变化、天象变化进行预报和解释。司马迁曾把他作为天文学家记入《史记》。

苌弘对乐理造诣极深,这里的乐包含音乐、诗歌、舞蹈等。孔子久仰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周国,问礼于老子,求到很多礼制方面未能全面掌握的知识,然后又向老子讨教乐理,老子说:“乐有古乐和今乐,韶乐和武乐,这方面我不及苌弘,你可以向他请教。”

于是孔子专门造访苌弘,对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向苌弘虚心求教。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大戴礼记》记载:“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后来,孔子“六艺”理论中的“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另外据传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常引用苌弘的意见,孔子修订的《乐经》,也大多得益于苌弘原著《乐经》的第二稿。苌弘与孔子的师生情谊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孔子和苌弘同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巨人,他们之间“乐而施教”的师生情谊,即是一段学林佳话,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而这也解开了我们的问题,为什么其他文庙的孔子塑像都是端坐的,而资中文庙孔子像却是站立着?其原因就是一生极讲礼仪、尊师重道的孔子曾求学于苌弘,而这位老师生在资中,自己又岂能安坐?故而造就了孔子“躬身而立”的奇特造型,这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也表达了这位圣人先师“尊师重道”的优秀品德。

苌弘忠孝仁义的精神也在资中一直流传下来,据资中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作家协会原主席铁波乐介绍,资中人历来都以苌弘是资中先贤为豪,“很多资中人的家谱都教育子孙要像苌弘夫子那样讲忠义,即对国要忠、对家要孝、待人要义。”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刘恪生(资宣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