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问政渠道 服务不画句号 攀枝花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

2021-12-16 07:06:1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有了这条便民小路,出门买东西不用绕道了,一个来回能节省20分钟。”12月10日上午11点,家住攀枝花市东区佳联路的黄润结束周末购物,拎着两大包东西走出商场超市大门,沿着旁边依山而建的人行步道往家走。

“事关民生的事等不得,必须及时着手解决。”攀枝花市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各级各部门推动为民办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攀枝花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出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医疗养老、推进便民服务等十大类67件101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省级民生实事27项、市级民生实事74项。目前,已有34项民生实事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畅通渠道听民声

为了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今年,攀枝花坚持“开门问计”,打造畅通便捷的民意征集平台,打开线上线下两条“通道”,收集市民的真实诉求。

近日,攀枝花市民王明亮培养了一个新习惯——看到街边的井盖坏了、发现楼梯间里多了堆杂物,就拿出手机“咔嚓”拍一张照片,再上传到攀枝花“随手拍”平台上。

“以前发现问题不知道向谁反映,怎么反映,只能路过多看几眼。”王明亮说,如今有了方便反映市政问题线索的渠道,他成了维护城市的一份子。

不止王明亮,在攀枝花市城管执法局打造的攀枝花市民“随手拍”平台上,市民投诉、咨询量已达1.3万多件。市民及时发现、上传城市管理运行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跟踪督办、回应关切,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经过及时处置,成了真正的民生实事。“扎得够深,走得够近,才能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忧于民。”攀枝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畅通线上通道的同时,攀枝花各单位通过梳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云+”评警、基层调研走访、工作座谈、走访企业等方式,多渠道征集基层单位和群众意见,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因地制宜办实事

“这一碗清水,我们盼了许多年。”今年6月,随着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双龙滩村生活用水管网建设工程建成,市政供水管网成功接入村3组、4组的205户村民家中,攀枝花“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问题正一步步解决。

受制于山地地形,“停车难”一直是影响攀枝花市民生活的一个问题。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老旧小区配建停车位少的问题,攀枝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过摸排和调研论证后,将7条路段确定为临时停车第一批试点,根据不同区域居民出行特点,设置允许临时停车的时间段。

11月11日,攀枝花首个智能立体车库——天星湖智能立体车库开始试运行,可提供停车位200个,最快实现10秒停车。除新建车库外,今年攀枝花还利用人防地下空间改造停车位1000个,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停车压力。

“拉近和群众的感情,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攀枝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通过积极引导各单位结合社会救助等活动,将关怀、服务、政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为帮助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其择业就业机会,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优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网络、微信等多渠道发布岗位1.6万余个。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救援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17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600余人。

难办事项一站办理

“为啥还有个‘办不成事’窗口?”12月13日一早,攀枝花市民王润兰赶到攀枝花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扫码走进大厅,她一眼瞅到总咨询台上摆着一块标识牌,上面几个大字让她直犯嘀咕。

其实,在攀枝花市各区县、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也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办不成事”窗口。

“设立这个窗口,主要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体验差等问题。”攀枝花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霞说,攀枝花已在全市建立起55个“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为群众解决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目前,673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办不成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理。不仅如此,窗口背后还有一支“智囊团”,由政务服务管理机构领导干部、部门窗口首席代表等组成“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工作专班,通过这个窗口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借助目前制定出台的告知承诺制、“自公告”制度、容缺受理审批等措施,做到能办尽办。

“有的事项确实不符合办理标准,没法办理的时候,也不应该着急画上句号。”杨霞说,“办不成事”窗口又找到一个发力点:将政策刚性要求与柔性关怀服务结合起来,对于没办成的民生诉求,窗口根据各级政府、不同部门出台的帮扶政策,主动进行沟通,提供帮扶。“办不成事”窗口成了利民政策落地的“推动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