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展品30讲丨这本《援鄂日记》背后,是一个个值得被铭记的普通人

2020-07-14 14:52: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items/202007/20071414535785100016F160.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资阳观察 杨蜀丹

在四川博物院展出的“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上,一个看似普通的笔记本引人注目。这是一本《援鄂日记》,作者是四川省第六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护士吴秀英。在武汉期间,她用自己的笔,为我们记下了那些难忘的瞬间,那些值得被铭记的普通人。

送来干粮的“小哥哥”

2月10日,是吴秀英抵达武汉的第二天。战事紧迫,大家常常错过饭点。这一天,前线的微信群里,有人发出了一张照片,里面是一箱一箱的泡面和榨菜:“谁买了这么多泡面和榨菜?”微信群里,无人响应。

吴秀英的房间窗户,正对着驻地大门口,她抬头便瞧见了堆在那里的箱子。“齐腰高,数不过来。”吴秀英回忆,大家四处打听后才了解到,这是一个“小哥哥”送来的,“他放下东西就走了,没有留名字,我们想合影留念都没机会了。”

按照规定,医疗队不能直接同当地市民接触。在严格消毒以后,工作人员将泡面和榨菜分了类,放在前台,供大家取食。有了这些泡面和榨菜,下班较晚、错过饭点的队员也有了加餐的保障。“对于喜欢吃辣的我们四川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美味了。”吴秀英说,这位“小哥哥”的举动温暖了她,也温暖了队里的许多人,大家至今仍常常提起,难以忘记。

不忘感恩的“胡叔叔”

吴秀英的日记,专门提到了一位患者,她称之为“胡叔叔”。这位“胡叔叔”随和而有礼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按照规定,进舱工作时,医务人员不能使用手机、照相机,但为了给单位汇报工作,吴秀英和同事们还是需要在舱内拍些照片。从进舱工作第一天开始,“胡叔叔”便主动请缨,承担起了拍照的工作。每一天,“胡叔叔”都要给吴秀英拍张照,还不忘嘱咐她给家人报平安。

吴秀英告诉记者,直到今天,“胡叔叔”仍坚持在每天早上发来问候消息。这些日记里没有提到的经历,同样让她印象深刻。

“一位患者即将出舱,想要同我们合影,又担心自己还携带着病毒,会传染给我们。”吴秀英回忆,这位患者又去洗了一遍澡、洗了一次头,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再笑着过来跟她们合影,“这就像是亲人之间的保护,这些不忘感恩的患者,让我们十分感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