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少陵碑亭”
“杜甫是名人嘛,他的房顶被吹走了”
早上6点过,刘明富背了个布包就出了门,里面装着一把蔑刀和一副锯子。
连续三天,他都在编“少陵碑亭”的亭盖骨架,此刻终于成型,可以上茅草了。盖茅草屋顶,削篾条最关键,只有削得薄厚适中,才能拴牢架子和茅草。
“我嘴巴笨说不来,你看就是了。”刘明富最多能描述“削”篾条,再复杂一点的制作技艺和编织术他就表达不来了,只看他嘴唇一张一合,舌头像是打了结,整个人着急起来。
小毡帽、薄棉衣,蓝色的围腰布遮住下半身,一双棉鞋被钉满了茅草籽,就像两只小刺猬。刘明富举起蔑刀,手起刀落,青竹一剖为二,二剖为四,所到之处竹子顺势而开,如撕布一般干脆。他旋身坐在石阶上,双腿夹住竹条,又把它剖成竹片。这下,右手握刀,像削果皮一样,将竹片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剖成篾条和蔑丝。
不同粗细、长短的竹片和竹条纵横交织,在刘明富手里变成了一顶“大斗笠”,端正盖在亭子上方。接下来,他借助钢架将成捆的茅草有序排列,再用之前削好的篾条层层绑扎固定。整个过程,只需要茅草和篾条,不用任何铁器。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碑亭建筑之一,以茅草作顶,亭内立石碑,其上镌刻“少陵草堂”四字。这座亭子距离上一次修缮已经十多年,亭上茅草长时间受潮腐坏需要整体更换。
然而这些在刘明富看来,就是盖茅草屋难度大小的差别。亭子坡度陡,要用“九分水,一尺矮九寸”;茅草屋坡度平,要用“五分水,一尺矮五寸”。
少陵碑亭是六角檐,有的亭子是圆形檐,“这些我都要画图纸”。说罢,他随手掰折一截篾条作尺,几笔就在记者的本子上画了个亭子模样的简笔画,却看不出来檐的形状。“我还可以给檐编花,他们(杜甫草堂工作人员)没有要求,我就算啦。其实编花也不多收钱的啦。”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些诗句,他并不知道。“杜甫就是个名人嘛,”刘明富比划着,听说当年他住在这里,茅草屋顶被风吹跑了。“那是没有绑牢靠,要是我给他盖,就不得遭风吹起跑!”“茅草屋其实很‘经试’(牢固)的,最长管得到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