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离家背后:这样的玩笑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2017-11-27 11:13:29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编辑:何勇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要来抓你了”

“你不乖,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

几乎大部分家长都说过这类调侃、吓唬孩子的玩笑话。大人们不以为然,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一句玩笑却很可能已将伤害扎根在了孩子心中。

不久前,家住宜宾的12岁女孩离家出走,编造出荒唐的出身故事,孤身来到自贡福利院称自己要当孤儿。而这一切行为的背后动机,竟与父母从小开到大的一句玩笑有关。

1

12岁女孩离家出走,自称是穿越来的“公主”

11月8日凌晨4点,天还未亮,一宿的雾气还笼罩在夜色中,自贡市儿童福利院大门便来了一位神秘女孩,声称要找福利院院长。

在见到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游家伟后,女孩向他讲述到,自己失忆了,记不得父亲母亲,也记不得家在何处,自己要来福利院当孤儿。手里怀揣着的纸条也只写到:“冷琉璃,12岁,六年级”等字样。

小宇到福利院时,怀揣的纸条。

在随后的交流中,女孩更是离奇地说道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是穿越而来的,父母跟她没有关系。

早在前一天晚上,一条网络寻人启事就在宜宾、自贡两地许多人的朋友圈里快速传播,该寻人启事称,6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家住宜宾市某镇的12岁女孩小宇,离家后便与家人失去联系。

凭着自己的记忆,游家伟很快认识到这位神秘女孩正是前两天在朋友圈寻人启事里要寻找的女孩小宇。于是,他便立刻联系到女孩的家人。

闻讯赶来的家人见到小宇,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可小宇见了父母,却一句话也不肯说。直到奶奶将其拉到一边,她才开了口,和奶奶说了几句话,并在奶奶的劝慰下回了家。

小宇(右一)被家人带回。

好好的家不回,为什么女儿非得跑到福利院当孤儿呢?小宇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

再三询问下才知道,原来小宇经常受到父母责骂,平日里只跟奶奶好。最关键的是,因为常常听家人说自己是从浙江捡来的,便真的相信自己不是爸妈的亲生女儿。加上不久前看了一部穿越剧,入戏太深,离家出走后她便编造出自己是穿越而来的荒唐故事。

2

大人的玩笑,对孩子来说却是无形的伤害

上述故事中的小宇,从小就听家人说自己是捡来的之类的话,便信以为真,觉得自己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小宇父母得知原因后急得直跺脚,没想到自己的一句玩笑话,孩子竟当了真,喊着要拉孩子去做亲子鉴定,才打消了孩子的顾虑。

“你不是亲生的,是从外边捡来的”类似的话,很多父母一定不陌生——有的是从小听自己父母这样说过,有的是自己曾这样对孩子说过。

很多家长随口说出这句话,或许只是想逗一逗孩子,看到孩子当真的样子,父母们通常都会忍俊不禁。这样的玩笑在早期屡试不爽,孩子的每次强烈反应让家长认为孩子无法离开自己,从而感到“心满意足”。

在精神病里,有一个症状叫做“非血统妄想”。就是怀疑:我不是父母亲生的。精神分析师梅来妮·克莱茵提出,在小孩的内心中总是存在一个迫害的客体。这个迫害者会破坏孩子美好的感觉,会对孩子进行残酷的“追杀”。

所以,当孩子渴望并认为他眼前的父母是好的、理想的,能够保护自己的时候。你却反复跟孩子开玩笑:你不是我们亲生的,你是某地捡来的,就会引发孩子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又是涉及到孩子“我是谁”的存在焦虑。如果孩子经常被开这种玩笑,那么,他就容易陷入自己到底是谁的质疑中,并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自己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恐惧感和被遗弃感。

其实这种感觉,成年人在重要的人永远离开自己时,也会体验到。而这种感觉放到父母保护伞下的孩子身上,则会放大很多倍,因为对幼小孩子而言,眼前的父母就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

3

类似这些玩笑,家长别再对孩子说了

有些时候,对孩子的伤害,不一定非得是身体上的,某些语言、精神上的伤害往往比体罚等身体伤害持续更久,影响也更为深重。比如:

“妈妈生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爸爸妈妈如果离婚,你要选择跟谁?”

“不听话就把你送给乞丐”

“警察叔叔要来抓你了”

……

这样的例子也并不是没有——

就在今年2月份,长沙芙蓉公安分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疑似走丢的小女孩。当民警靠近小女孩准备询问情况时,小女孩竟然哇哇大哭起来:“警察叔叔,我没有做坏事,你别抓我好吗!”然后转身就跑。

家长常说的“不听话就喊警察来抓你”类似的玩笑话,却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乃至见到警察就想到是来抓自己的。无疑,这句话已经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

孩子小时候对家长是无条件的信任,若大人经常拿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来开玩笑,极大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在成年后逐渐形成不安全人格——

无法完全信任别人;

总是很独立,不敢完全依赖一个人;

不习惯和别人过于亲密;

自己咬牙做到的事从不开口寻求帮助,怕被拒绝;

在喜欢的人面前,第一反应不是大胆追求,而是自卑;

很少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伪装成好脾气的人。

这些成年人身上的问题,大多数正是来源童年时期埋下的隐患。

生活中也不乏有些家长以怂恿孩子干“坏事”来逗孩子,比如“你打妈妈一下,我就给你一颗糖”。或者先想办法把孩子逗哭然后再逗笑,这样以戏弄孩子情绪的逗法实在是不太明智。

家长作为成年人,还是应该以成熟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给孩子开玩笑时,把握好度,分得清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孩子会把家长的玩笑话当真,也说明孩子缺乏相当的父母关爱,即便要开玩笑,家长也得用行动告诉孩子:“爸妈爱你!”

孩子不傻,若是有足够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他们或许分得清这是玩笑,若是没有,这些玩笑开多了孩子也就容易真的相信了。

文 | 淡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