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画师: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画了两个月

2018-09-26 09:56:5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覃贻花

工作中的黄家全。

荥经县高山庙西汉墓发掘报告彩绘图。

文博“英雄”传1

9月11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楼,黄家全从库房取出一件西汉的铜钫,捧着它穿过长长的走道,摆放在绘图台早已备好的米格纸上。

台面上,摆放着各种绘图工具:曲线板、擦图板、比例规、卡尺,型号不一的铅笔,各种粗细和颜色的针管笔,油石、胶布……将青铜器放置规整,打开工作台灯,黄家全开始了一天的绘制。

他拿起尺规,眯起眼睛,小心翼翼在青铜器表面测量后,拿出削尖的铅笔,在白纸上绘出线条。弯曲的线条中,时间仿佛变慢了,黄家全手中的画笔沉浸在铜钫双耳繁复的纹路里。堆满考古图书资料的绘图室内,只有画笔流连于纸张的沙沙声。

“考古画图,最重要的就是和器物制造者之间发生的交流。”黄家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绘图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已经38年,经手画过的器物图已不计其数。

熬夜绘图 脚抵炉子过了一夜

上世纪80年代初,黄家全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从小就爱书法、国画的他对考古院里绘图老师的工作充满了兴趣。带着好奇,他开始学习考古绘图。

线条运用的精妙让黄家全沉醉其中,1983年,21岁的他在单位支持下,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从张广立、张孝光等系统学习考古绘图。

那一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求学。因为条件有限,他最初住进一晚上只需要2元钱的地下室。每天凌晨5点过,他便起床,走到考古所,把炉子生起来,接着便是练习书法。等老师到来,屋子已是暖意融融。

一件细石器大约要画四遍,直到老师满意为止。“我觉得机会难得,就要多画一些,让老师指导,他们觉得图有问题我就重画,画到满意为止。”

一次练习中,快到下班时,黄家全得知一件器物第二天便要交回库房,为了将它画下来,他在绘图室内熬夜画到凌晨两点。没法回家睡觉了,就在绘图室内把板凳拼成床,寒冬中,脚抵着炉子过了一夜。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