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越南硕士留学生 川大校园卖起家乡春卷

2018-10-25 16:21:51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彭焘马钊

“老板,来一份炙肉面包,带走吃。”

“要得!可以再加一份叉烧,扫码加入微信群,3公里以内我们提供外送。”

只听声音,很难听出这是两个外国人在成都校园社区的对话。

深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理图书馆背后小巷子,有一处越南特色小吃摊位,一辆简单干净的小吃加工车,一块木式展架立在旁边,上面贴着中越英三语对照的菜单,旁边摆着几把桌椅,几平米开外的户外空间,这便是越南留学生范秋贤自主创业的小吃摊位。

▲范秋贤和她男友

硕士毕业后留成都

“思乡病让我萌生开店想法”

10月23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望江校区,看到了这家创业小吃摊位。“在川大读书期间,特别想念家乡的美食,平时自己也会做点吃一解乡愁。硕士毕业后留在成都,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经营这个小吃摊位有半年时间了,思乡病让我萌生了开店的想法。”小吃摊位经营者范秋贤说。

范秋贤是名90后,来自越南北部海防市,大学期间在越南选修过汉语,此后又进行了一年汉语学习。2015年获得奖学金资助来成都留学,在川大拿到了会计专业的硕士学位,目前在成都一家进出口公司做会计。对于经营越南小吃,她说算是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

“小吃摊位每天大约有200个人流量,目前是和旁边的一家咖啡店合营,在食品安全上,我们很注意食品规范,餐具会按规定清洗、消毒。”范秋贤告诉记者。

▲陈国俊(右)

男朋友也在成都读研

课余时间会跑来帮忙

小吃摊位主要经营面包、春卷、三明治等现烤干粮类食物。“在越南,春卷是一道很盛行的料理,春卷之于越南,就像饺子之于中餐。”范秋贤说,中国春卷的饼皮一般用薄面皮,越南春卷皮则是用稻米磨浆制成的米皮包裹而成,馅料配菜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添加火腿、果蔬等不同食材。

做饭容易,开店难。“主料面包是在面包店定做,目前还没能力自己烤制。配料蔬菜、肉类等要去郭家桥农贸市场自己采购,每天六点多就得早起,不过很多时候,菜商也会直接送到摊位,很贴心。”提起农贸市场的菜商,范秋贤的男朋友陈国俊说,他们热情、能干。陈国俊目前正在川大读研三,也是一名来自越南的90后,课余时间会跑到摊位帮忙打理生意。

“摊位名字的汉语意思是蘑菇面包,蘑菇是我的小名,当时一任性就取了这个摊位名,成都现在也有一些越南菜饭店,但更想做一些平民化的越南小吃。”范秋贤流利的普通话和娴熟的语法,让人丝毫不觉得她是外国人。下一步,范秋贤计划在成都再开一家越南小吃店。四川人喜好麻辣,将来店里的小吃要考虑差异化发展,要同时满足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普通话交流无障碍

中英越三语对照菜单

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不少留学生到摊位买面包或春卷时,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话交流。来自巴勒斯坦的留学生法迪说,“我本科在西安学了五年汉语,硕士在成都读MBA,跨专业读研,数学好难啊。”法迪一边打趣,一边用手机支付,“移动支付非常方便,这里的面包很接近欧洲口味,来买的留学生很多。”

▲陈国俊

傍晚时分,从东京远道而来的女留学生来买了一份春卷带走,她要在川大进行一年的汉语项目短期学习。相比于陈国俊,她的汉语还略显生硬。“我们要用汉语写毕业论文的,汉语学习起来对我们不算很难。”陈国俊一边做春卷一边说,自己曾经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过一年汉语,现在川大读机械工程专业。

来点餐的学生一般都是带走吃,也有坐下来慢慢吃的。“你看我们的点餐微信群,里面已有30多人,不少同学直接在群里点餐,大家还会在群里聊天,我会根据反馈及时改良口味,这个中英越三语餐单展板就是在留学生的提议下做的。”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马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