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 花费他半年工资和一张“自行车票”

2018-10-26 06:18:21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10月25日,黎志均把这辆购置于1967年的永久牌自行车捐赠给“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

购车发票。

自行车说明书。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骑着一辆永久牌二八自行车的黎志均轻轻握了刹车,右脚抬起,绕过自行车后座,娴熟落地。“嗨呀,你看我都从小伙子骑成老头了。”放下脚架,他摸了摸擦得锃亮的自行车龙头,对记者说道。

黎志均今年75岁,满头白发,精神矍铄。10月25日下午,他花费1个半小时,从成都黄田坝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来到红星路二段70号,要把这辆购置于1967年的自行车捐赠给“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这辆老伙计已陪伴他度过了51个年头,一人一车,故事满满。

捐出51岁自行车

想让它“再出一点力”

“你看,车架、车把、前叉、车圈,都是锰钢制作,净重只有18公斤。”虽然已骑行51年,但在黎志均的细心打理下,这辆车依然整洁、精美。车龙头上,上海“永久”标志还十分醒目。在上世纪60年代,能拥有这样一辆自行车,是许多人羡慕的事情。

“老大爷,你这个自行车巴适哦。”自行车停放在路边,引来不少人驻足、拍照。也有“懂行”的人,一眼就认出这是当年想买都难买到的永久牌PA13型自行车。最近,黎志均在报纸上看见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征集老物件做展览的活动,决定将自己的宝贝捐出来。

他从胸前口袋掏出用小塑料袋包好的一叠纸张。自行车说明书、购买发票……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发票显示,这辆永久牌PA13购买于1967年4月,花费200元。“永久牌PA13型自行车……在选型设计时不仅参照对比了目前国际上名牌自行车,还结合我国民族特点,具有民族风格,外观美观大方,总的体现了车辆本身自重轻、骑行轻快舒适和强度牢的特点。”说明书上的简介,透着满满的年代感。

“我今天下午1点半从黄田坝出发骑车,走成都西站、苏坡乡、金沙、人民公园、东城根街,再到八宝街,到了红星路。”黎志均说,捐出自行车,参加展览,想让它“再出一点力”。

花费半年工资

从眉山调拨买下爱车

车把手光亮的塑料壳诉说着老人和它的故事。1962年,黎志均从当时的成都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到了清江仪表厂(现为成都航空仪表公司)上班。家住新南门附近的他,除了步行,到成都西郊工作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13路公交车。

“走路的话一程就需要3小时。在当时,公交车只有一趟13路,车程1个半小时,还非常难挤。”黎志均回忆,工作5年后,自己也攒了些积蓄,心中便产生买辆自行车的想法。

第一次和永久PA13相遇,是个偶然。“我看到有人骑这个车,就问他,这是啥型号?”从那人口中得知,这是一辆新型的自行车,质量上乘。那时候,自行车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需要专门的“自行车票”兑换。

“‘车票’很紧俏,我就四处托人打听,最终从百货公司的眉山仓库调拨,买了一辆。”黎志均说,1967年,当时自己每月工资才38.29元,买下这辆车,花费了他将近半年的工资。

难掩兴奋的黎志均在拿到新车当天就骑着转了一圈,周围不少同事投来羡慕的目光。偶尔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都会有公交司机停下,探出头来,说:“小伙子,你这个自行车可以哟。”

见证道路发展

从车辆混行到专门车道

1968年,黎志均与妻子相识,喜结连理。当时,妻子的工作单位在人民南路,而他在黄田坝。为了能够每日与妻子相聚,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成都市区和郊区往返。

这一骑,就是10年。他说,那时的路不比现在,既有水泥路,也有碎石铺成的路、还有泥路。多年来,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现在的路面已与往日完全不同。“今天我骑车过来,看到还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了,以前哪有车道啊,所有的车都是混行的。”黎志均说。

直到1978年,黎志均的爱人调到黄田坝上班,自行车使用的频率才少了一些。孩子上幼儿园后,他便在自行车前杠安了个小板凳,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2003年退休后,黎志均时不时还会骑着它去买米、买菜、钓鱼,为了保养自行车,偶尔还会给它上点油。“我对车子的保养和维修特别好,现在都还可以骑。”黎志均说,从1967年到现在,51年的时间里,这辆自行车只换过内外轮胎和链条,主要部件完好。这几年,因为年纪大了,家人担心骑车的安全问题,自行车才闲置在车棚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曹菲 实习生 高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