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姥姥家的厨房” 定格亲情里的微型世界

2018-12-17 08:03:30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覃贻花

部分小件。

敲制中的铁锅。

铜勺铲铝漏勺。

朱恩艳在给锅盖上色。

姥姥家的厨房。

上世纪80年代,在内蒙古冬日凛冽的寒风中,当时还是稚童的刘慧远刚下车站,就被姥姥用厚厚的棉被裹住抱上了马车。坐着马车一路走到郊外,在一间看似普通的泥土房中,食物的香气萦绕不断。从蒸笼中抬起的喷香的馒头,格外大的水煮蛋被小心地放在竹篮中,架在锅上“饸饹床”压出均匀的面条,这是刘慧远姥姥家的厨房,也是承载了他一生中温暖回忆的地方。

30年后,当那间泥土房已经被写上拆迁的红字,儿时依赖的亲人已随岁月故去。但刘慧远却将这段记忆浓缩成为了一个微观的世界,在毫厘之间定格保存了姥姥家厨房的样貌。他与家人以这段回忆作为创作主题,制作出微型景观作品《姥姥家的厨房》,在11月至12月于成都东湖公园展出。展览现场,不少观众在这件作品前驻足,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泪。

1 原材料原工艺

微型复原“姥姥家的厨房”

斑驳的木门上贴着纸张已经起皱的“福”字,灶台边的土墙染上些许炭火的黑色,锅旁的抹布因为经常使用已经微微泛黄,砧板上放着切了一半的土豆,洗脸盆的盆底已有了锈迹……一切看来,都是一个普通无比的北方农村厨房,但在刘慧远手中,这个厨房却缩小了10倍,长宽高都不超过30厘米。更让人惊讶的是,里面超过80%的物件,都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复原,每一件制作时需要掌控的度量,都在毫厘之间。

“一年前,我刚刚接触微型景观不久,便萌生了以姥姥家的厨房为原型,制作一件作品的想法。”说起制作的初衷,刘慧远说,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姥姥。“刚开始是我自己在做,后来妻子、女儿都加入进来了,这是我们三人共同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细看《姥姥家的厨房》,每一处细节都是一家人的心血之作,前后花费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譬如灶台上黝黑的铁锅,是刘慧远用铁皮一点一点敲制出来的;装着鸡蛋和胡萝卜的竹筐,是他用裁细的纸条搓成小股,慢慢编织成型;更有灶台上的风箱和锅上的饸饹床,是选用实木、按照榫卯结构制作而成,不仅可以真的产生风力,且这两者都可拆开后重新组装。

“这个风箱应该是我做得最久的一件物品,因为光是研究其中的榫卯结构,都花了大量时间。而且是按照1:10的比例缩小,最细微的地方尺寸不过0.5毫米。”刘慧远抱着一本厚厚的关于榫卯结构的图书说道。关于作品中的物品做旧,他也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物理做旧,“像扫帚,我们真的放在地上扫了灰;菜刀是涂上盐水,在室外晾了大半年,才有了锈迹。”

2 姥姥的“私心”

那些特别“大”的鸡蛋

饶是《姥姥家的厨房》这件作品手艺怎么高超,制作构成无比复杂,但是能让观众动容驻足的,还是其中温暖的故事。“你们看,筐里的鸡蛋是很大的,甚至那个比例已经有点不对了。但是当时我媳妇儿做鸡蛋,我说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做大点。”刘慧远对于作品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物品尺寸误差分毫便立刻扔掉重做,只有这一筐鸡蛋例外。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年到头只有过节才吃肉,偶尔吃面条改善生活。姥姥家有的好东西就是鸡蛋,所以她总是把大的鸡蛋挑出来,煮熟了给我吃。我印象中姥姥家的鸡蛋,有鹅蛋那么大。”刘慧远说,当时与姥姥家相隔有60公里,要见面得提前半个月写信去知会,姥姥不认字,只有请了邻居来读信。到了刘慧远来的日子,姥姥就同姥爷一起赶着马车去车站接人。“冬天的时候,姥姥会在马车上用厚棉被把我裹成一团,生怕我冻着了。”

刘慧远关于姥姥的记忆,定格在他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他带着妻子朱恩艳去看望,当时已经73岁的姥姥非要下地窖去拿菜做饭。“那时觉得姥姥身体还很硬朗,没想到成了最后一面。”

说起关于姥姥的往事,刘慧远的眼光平静而悠远。当时在马车上瑟瑟发抖的孩童已经长大成人,有了美满的家庭,可惜会为他裹上棉被的姥姥已经不在。唯有《姥姥家的厨房》这件作品,以亲情为墙,以思念为砖,筑造出一方微型的天地,安放着对姥姥最珍贵的回忆。

每天睡5小时 带领全家人赶工

每天上午8点半,当刘慧远床头的闹钟响起,他又开始了崭新而重复的工作和生活。走进位于成都天府软件园的办公室,从上午10点一直加班到晚上10点,作为一名游戏动画和绑定师,他的运动轨迹不会超过2公里。当他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11点。

万籁俱静。刘慧远卸下游戏动画和绑定师的身份,在桌上铺好切割垫,再摆上一系列的工具,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此醒来--微型景观制作者。从晚上11点到凌晨2点至3点,对别人来说是好梦正酣的时刻,对刘慧远而言则是一天中最热血沸腾的几个小时。他尽情享受着他的微型世界,手指尖诞生的作品不过毫米之间。

凌晨2点的狂欢

将现实世界中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再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将其制作完成,所制作的物品可以微小到几毫米之间。很难想象,这样袖珍的世界,竟然被刘慧远这一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北方汉子所创造出,用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叫做“反差萌”。

3年前,刘慧远和妻女来到成都,流连于天府之国的安逸闲适,便辞去北京的工作在此定居。也许是蜀地独有氛围,在定居成都后不久,刘慧远便开始与微型景观结缘,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

“我最开始接触微型景观,是因为女儿的生日,想要亲手做一些模型来送给她。后来越做越多,买来拼凑的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我的动手能力了,所以我了解到微型景观,开始自己纯手工制作。”作为游戏动画和绑定师,刘慧远有着先天的优势,精通设计软件的他,可以先在电脑中设定好物品的立体模型,精准地得出需要制作的尺寸和比例。所以刘慧远制作的微型景观,十分在意作品的比例是否合理。“我们一看比例不对,就马上扔掉重新再做。很多时候,物品的尺寸误差可能只有0.5毫米。”

刘慧远的创作时间,往往集中在黑夜,白天被沉重的工作所占据,只有在下班后的那三四个小时,才彻底属于他自己。“晚上11点才到家,做微型景观要做到凌晨3点才结束,第二天又得按时起床去上班,我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左右。”刘慧远说。

带着家人“入坑”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当事业和爱好无法兼顾时,刘慧远选择牺牲休息时间要延续自己的热爱。但这项爱好,竟在无意中也影响了他的妻子和女儿,慢慢的,一家三口全都成为了微型景观的制作者与爱好者。

“原来接触这个东西,是看他做的太累了,所以想要帮帮他。”妻子朱恩艳,与刘慧远同是内蒙古人。一年前,刘慧远为纪念故去的姥姥,想要用微型景观还原姥姥的厨房,这个想法一出,就得到了妻子的认可。可是当时刘慧远摸索着自学微型景观的制作,再加上白天工作繁忙,一时之间压力陡增。朱恩艳选择用行动支持丈夫的想法,便开始一同协助制作。

本来只想帮忙的朱恩艳,没想到也陷入了微型景观的魅力之中,一同参与的还有女儿瑶瑶。“在《姥姥家的厨房》中,墙面和地面的1700多块砖,大部分都是女儿制作的。包括作品中的涂色工作,也大半是由女儿来完成。”朱恩艳说。

11月17日,“就酱顽物-酱神手作艺术展”在成都东湖公园开幕,其中作品《姥姥家的厨房》被放在显眼之处,吸引了无数人的驻足围观。虽然作品本身微型复原的是一个北方厨房,但依旧触发了不少南方观众对于亲人的回忆。“我印象中有位1米8左右的男士,一看到这件作品,就热泪盈眶。”朱恩艳回忆,开展当日,还有一位年纪稍长的老人站立在展柜前,流连许久对她说:“这件作品是无价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微型景观与模型并无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刘慧远看来,微观景观中的世界,是一个真实而有温度的世界。“我现在所做的作品,大多走的是怀旧的路线,这些场景和物品,都是来自于我童年的记忆,是我曾经生活的一个缩影。我想用这种方式定格记忆,也希望我的女儿,能了解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