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川茶匠人王云——观叶闻香他便知茶“身世”

2019-03-31 07:02:3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

王云(左二)正在审评茶叶。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四川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群星璀璨,有利于助推制造业强省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即日起推出“相约顶级工匠”系列报道,聚焦川酒、川茶、川菜、蜀绣等行业领域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展现技能大师的绝活、故事、敬业精神以及他们对行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邓翔沣 樊邦平现场探访

3月26日,记者来到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的茶叶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与川茶打交道的30余年中,王云先后主持和主研了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重要获奖科技成果20余项。

走进这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只见办公桌上、座椅上、书柜顶部都摆满了各种资料和书籍,地面上的报纸堆成一座座小山。书架上,一叠剪报,最上面一张的标题为“精制川茶与国内龙头的差距怎么补”。

每天早上6时到工作室学习、写文章,是王云雷打不动的习惯之一。“楼下门卫常打趣说,比做清洁的阿姨都来得早。”令人意外的是,在工作室内,只陈列着一套简单的茶具。王云解释说,茶叶研究和试验大多在生产车间、茶园等场所进行。“我经常带着学生去茶园搞研究、学习,一去就是大半个月。”王云说,川茶是一块宝藏,他要做的就是让它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茶叶审评是王云的一项绝活。看外形、闻香气、观汤色、品滋味……利用感官对茶叶品质进行审评,在茶叶品质分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每年的茶叶感官审评会上,王云和其他专家会在一天半时间内,对六七百种茶叶进行审评,每次王云的审评结果都是最准确、最受好评的。

百闻不如一见,王云在现场露了一手绝活。工作人员将几种不同品种的茶一字铺开,只见王云的目光从左往右依次扫过去,在每款茶叶上的停留时间不到2秒。虽然在外行看来,这些茶叶并无太大不同,但王云说,根据茶叶的颜色、松散程度不同,便能进行审评。随后,便进入“闻”的环节。王云拿起茶杯,将杯盖微微打开,空出一条细缝,茶叶的香气弥漫开来。“就拿闻香气来说,许多专家都能闻出不同之处,但具体是哪里不同,如何用语言描述香气其实并不简单。”王云的过人之处,也正是在于对其中微妙之处的精准把握。

“第一款茶应产于2008年,来自云南……”从茶叶的生产时间、产地、烘焙方式到市价评估,现场工作人员听着王云的审评结果,不禁鼓起掌来。

这一手绝活如何练成?用心,是王云给出的答案。“用心品,多思考,并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慢慢就能找到感觉。”看似轻松的只言片语背后,是有着无数个起早贪黑刻苦钻研的日夜。

目前,工作室成为传帮带的主要场所,王云将更多时间花在下一代的培养上。王云笑称,为学生找“钱”是他最热衷的事。大到为学生筹集科研项目资金,小到亲自出资给学生购买英文原版书,“我这一路走过来,吃了不少苦,希望能让自己的学生少走弯路。”工作室已为川茶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30余名“弟子”中不乏科研骨干、生产能手、茶企老板。

对话大师

川茶可以走一条更“时髦”的路

记者:如何看待川茶产业的人才培养?王云:创新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如何在人这个关键要素上下功夫,值得企业、茶园、相关部门思考。希望茶专业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前沿性,多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现场,多接触国际前沿知识和产业最新技术,培养满足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应多在员工培训上下功夫,打造激励性的工作平台,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级政府加大对茶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建立长效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茶产业人才培育。

记者:谈谈您对四川茶产业发展的看法。

王云:在过去十几年中,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和研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茶园面积已居全国第三位。依托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目前已形成优势企业集群,茶叶生产技术也属于全国领先行列,并在机械化水平、病虫害防治、茶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但同时也应看到问题。目前四川茶产业仍以小作坊为主,能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并不多。首先,川茶企业要改掉“小富即安”的盆地意识,同时抓好生产和市场,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宣传等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其次,年轻人是茶产品的潜在消费人群。企业可通过饮茶健康宣传、茶叶知识普及等方式,引导年轻人饮茶,并结合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喜好,打开年轻人市场。总之,川茶产业的发展应打破传统,走一条更开放、更“时髦”的发展之路,才能历久弥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