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奶茶“时代” 记者带你了解成都奶茶市场 | 315奶茶大调查 ①

2021-03-01 06:49:56来源:封面新闻编辑:刘波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于婷

珍珠奶茶、四季玛奇朵、冰淇凌红茶、草莓果茶......当奶茶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家喜爱的“网红”饮品,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位于成都繁华商圈之间的南纱帽街,这条仅100余米的街道就遍布了大大小小12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从“专攻”奶茶的店铺到“兼职”奶茶的店铺,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4点,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有顾客在排队等待自己的奶茶。

在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封面新闻也对奶茶市场展开了调查,盘点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快乐水”,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曝光。让大家在享受奶茶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避免掉入奶茶的甜蜜陷阱。

今天315奶茶大调查第一集,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那些奶茶。

奶茶品种多

除了“奶”+“茶” 奶茶还有“n”种可能

甜甜的口感,醇厚的奶味混合着清新的茶香,奶茶,被许多人唤作“快乐水”。“奶茶在手,快乐我有”,在繁华商业街,可以看见几乎人手一杯奶茶。作为大家的“掌中宝”,奶茶变得越来越多样。一开始,奶茶的种类较少,大多分为珍珠奶茶、椰果奶茶、布丁奶茶——以加在其中的“料”区分。奶茶的温度也只分为冷、热、常温三种温度,甜度往往不可更改。

渐渐地,奶茶开始“变身”,从最早的“奶”加“茶”变到“奶”加“花茶”、“奶盖”加“茶”。与此同时,果茶和烧仙草也进入受众的视野,“水果”加“茶”、“奶盖”加“水果茶”、杨枝甘露烧仙草......越来越多样的搭配,营造出越来越多样的口感,满足每一个顾客不同的口味。

奶茶的“百变”不仅如此,除了最基本的“奶茶”原料,甜度和温度渐渐地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精细的调整。甜度分为无糖、三分糖(少少糖)、半糖、七分糖(少糖)、标准糖和多糖,冷热分为热、常温、去冰、少冰、少少冰。

除此之外,糖是使用代糖还是普通糖,奶盖需要芝士奶盖还是轻芝士奶盖,饮品里是加珍珠还是椰果,许多奶茶店为顾客提供“专属diy”服务。不同的商家,会有不同的“料”,也会有不同的招牌“主打”,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奶茶定价广

从6元到68元一杯 “料”是关键

走上成都春熙路步行街,短短100多米的街道,就整齐排列着10多家奶茶店。而像这样的现象,在万象城、大悦城等商圈也同样存在。想区分这些奶茶店有何不同?除了主打产品的类型之外,最容易辨别的方式还有“价位”。

按照价位从高到低,成都奶茶市场的“贵”族,当属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奶茶三巨头”。在车厘子上市季,就曾有其中一家奶茶店卖出过68元一杯的高价奶茶,据说还是一上市就被“秒光”。

打开这三家奶茶店的点单系统,可以看到较为常规的奶茶售价也都在28至32元之间,如果要选择加料等定制化选项,还需要另外加钱。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三家奶茶店主打的产品都是“鲜果”茶饮,主要原料都是当季水果,这也是使他们的成本相较于冲兑式的传统奶茶较高的原因。

在成都奶茶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还是主打10至20元档的“性价比”奶茶品牌。这一价位的奶茶种类也比较多,可供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比如使用品牌茶搭配鲜奶的koi,主打烧仙草饮品的书艺烧仙草,还有同样以鲜果为主材料的丸摩堂,最近因为跨界联名而走红的茶百道,曾经红极一时的一点点、鹿角巷等,都是集中在这一价位区间。

而在一些学校周边,价格在10元以内的低价奶茶,则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如蜜雪冰城,几乎在每所中小学附近都能见到这一品牌。一杯定价6元的奶茶,其品质及原料方面,也与定价在30元左右的奶茶有较大区别。

奶茶套路多

原料、包装、品牌 “火眼”鉴好坏

2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糠市街的一家“网红”奶茶店。占地约10平米的店铺内,有3人正在等待自己的饮品。商铺的陈列柜上,也摆放着已经做好但还没被拿走的“外卖”饮品。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上班时间从上午9点到晚上22点,一天13个小时的营业时间内,他们大约可以卖700余杯奶茶。

“周末或节假日会卖得更多,遇到点单‘高峰期’,来现场点单的顾客可能要等待10至20分钟左右。”即使需要排队,一些“奶茶爱好者”依旧选择等待这份“美味”。在这份甜蜜的外表下,饮品本身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包装销售环节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2019年8月,曾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某网红奶茶店的原料库中被检查出有严重霉变的柠檬和西柚。2020年10月,有成都的媒体曾曝光,位于人民北路的一家网红奶茶店,销售的大大杯奶茶,杯子包装下三分之一部分都是空的,只有上三分之二装着奶茶。

除此之外,一些普通奶茶店与网红奶茶店的店名打“擦边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021年年初,茶颜悦色与茶颜观色这两家奶茶店的“品牌”之争登上热搜。某网红店在某平台的评论区内,奶茶做好后“不喊号”,店里的消费者排长龙的“套路”也被许多消费者提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