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揽趣】剑阁鹤鸣山摩崖石刻碑:元结文采奇 颜体魅力绝

2016-05-16 10:09: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碑最早刻于唐代宗大庆六年,由唐代文学家元结撰文,书法家颜真卿书写,最初刻于湖南永州祁阳浯溪城南石崖上,原碑拓本是故宫博物院内珍贵文物。鹤鸣山上的石碑是公元1191年由隆庆府通判吴盱从湖南永州祁阳浯溪崖上翻刻的。碑高3.12米、宽3.84米、共刻332字。刻碑数百年后,明万历十年剑州知事陆宗凯见部分字迹已风蚀模糊,又捐资镌深字迹,使之复显原貌,虽然不是原版,但距今也有数百年历史。如今,鹤鸣山上的《大唐中兴颂》碑四周绿树掩映,并有栅栏保护,直至今日,碑上文字依旧清晰可辨。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阅读碑上文字,不难看出《大唐中兴颂》全文重在歌颂唐王朝平息安史之乱的功绩和对振兴盛唐的期盼,所写内容从安史之乱开始,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遣责安禄山“毒乱国经”,使国家一片混乱的罪行;接着赞颂将士们一致抗敌平叛的功勋;最后希望唐王朝“宗庙再安”。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战乱之时也曾亲自参加过讨伐安禄山的军事行动,而这篇颂文也是他著名的文章。

除了文采奇绝,《大唐中兴颂》的盛名更与大书法家颜真卿密不可分。同样是大庆六年,颜真卿亲笔书写了这篇颂文。和元结一样,安禄山叛乱时,他也积极参加平叛,后受封鲁郡开国公。此时的颜真卿已年过六旬,书法造诣愈加成熟,较之早期用笔偏于方峻的特点,这块石碑上的字迹更加游刃有余,书法正而不拘,庄而不滞,后世评价其“若有云舒雾卷,龙跃凤翔”,将其视为颜真卿书法的代表作。据唐史记载,颜真卿为人品行端正,曾为扩相杨国忠所不容,又遭宰相卢祀所忌,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被缢而亡。千年之后,再看碑上文字,用笔易方为圆,横轻竖重,笔势不折而转,厚朴灵变,一气呵成,正应了字如其人的老话。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