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花更俏

2018-08-18 06:34:11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唐代联珠团花纹锦。

锦里。

蜀锦《蜀山逸趣图》局部。

(图据蜀菁馆)

明代落花流水锦(复制品)。

(蜀锦织绣博物馆藏,原件出土于成都市西郊明墓)

蜀锦《交子行市图》局部一。(国家博物馆收藏)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成都养蚕织丝历史非常悠久,前后蜀时,成都丝织业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锦的产量相当大。至后唐灭前蜀,还获蜀府库存“纹锦绫罗五十万匹”。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小红在其所著《宋代成都“十二月市”考》中说,前、后蜀时期织锦业的发展,为宋代成都织锦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宋时“蜀土富饶,丝帛所产,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成都织锦业的发达,所需原料和生产的成品都需要交易。每年四月,用开春第一批蚕丝织锦的工作开始了,因此四月被定为成都的“锦市”。

关于蜀锦

蜀锦,又称蜀江锦,起源于战国时期,有两千年的历史。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蜀锦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历史悠久,载誉华夏,同时也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2012年,在对成都老官山汉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中,2号墓葬北底箱出土了4部蜀锦提花织机模型。四部织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

蜀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长安竹、方胜、宜男、狮团、八答晕等图案。在宋元时期,发展了纬起花的纬锦,其纹样图案有庆丰年锦、灯花锦、盘球、翠池狮子、云雀,以及瑞草云鹤、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在明代末年,蜀锦受到摧残,到了清代又恢复了生产,此时的纹样图案有梅、竹、牡丹、葡萄、石榴等。

蜀锦的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雨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

壹 风尚 益都盛服 引领时尚潮流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丝织业历史源远流长,蜀锦更是自古名天下,成都也因盛产蜀锦,获得锦官城的别名。

早在汉代,成都就已经“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扬雄在《蜀都赋》中描写蜀锦:“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

蜀锦的工艺,在隋唐迎来空前繁盛的时期,纹样图案丰富多彩,章彩绮丽。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唐代诗人刘禹锡也为精美绝轮的蜀锦所倾倒,写下傍晚锦江畔少女濯锦的画面。

到前后蜀时期,成都丝织业更是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锦的产量相当大。

至后唐灭前蜀,还获蜀府库存“纹锦绫罗五十万匹”。

不唯产量大,品种花式也多。元代戚辅之《佩楚轩客谈》载:“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

在织锦技艺上,又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后唐庄宗灭前蜀,“命蜀匠旋织十幅无缝锦为被材。被成,赐名‘六合被’”。后蜀“孟昶一锦被甚阔,犹今之三幅帛,而一梭织成”。

能织成十幅无缝锦,能以一梭织成犹清代三幅宽的帛,其织造技术在当时全国各地区中是首屈一指的,在川蜀的织锦史上,这也是第一次见于记载,表明当时的织造工具比之前代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织锦工艺达到了新的水平。蜀人当时身着的服饰,因质地优良,款式新颖别致,被国人称为“益都盛服”,引领时尚潮流。

贰 繁盛官营“锦院”锦机玉工不知数

前、后蜀时期织锦业的发展,为宋代成都织锦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宋时“蜀土富饶,丝帛所产,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宋代成都生产的高级丝织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统计,成都府路每年供上的高级丝织品锦、绮、鹿胎、透背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四,上供的绫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十三,上供的絁、纱、縠子、隔织、通身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上供的杂色匹帛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六十。

所以吕大防说:“蜀居中国之西南……地之毛善利丝枲为之缯布以给上国……日输月积,以衣被于天下。”

成都府路的这些高级丝织品的主要生产地就是成都,这里不但有两所官营的“锦院”——“成都府锦院”与“茶马司锦院”,还有许多织锦散户,陆游当时就说成都城内“锦机玉工不知数”。

他们往往被集中在固定的地区和街道,“连甍比室,运箴弄杼,燃膏继昼,幼艾竭作,以供四方之服玩”。官营锦院的规模很大,仅“成都府锦院”就拥有房屋127间、织机154张,每日进行生产的工匠近600名,所织蜀锦最好的种类如锦、绮、罗、纨等主要作为特产每年向皇室上供14000匹,也是作为朝廷每年赐给文武官员锦服的首选。而“茶马司锦院”之设,则是为满足用锦向少数民族换取战马所需。

成都织锦不但生产量大,而且花色品种丰富,质量好。后蜀“十样锦”的花式名称在宋代继续流行,《蜀锦谱》记载蜀锦种类近40种。

《能改斋漫录》卷15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卿章岵尝官于蜀,持吴罗、潮绫至官,与川帛同染红。后还京师,经梅润,吴、湖之帛,色皆渝变,唯蜀者如旧。”说明蜀锦的质量优于吴罗、潮绫。

(部分内容综合自王小红《宋代成都“十二月市”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