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驻大伦坎村扶贫工作队(下篇): 能得到99%的人肯定 值了!

2020-08-24 16:25: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金融扶贫工行情系列报道】

“驻村虽然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但是对大伦坎村的关注肯定是一辈子的。”2018年7月初,黄亮、罗贤春、田邦力、王东4人受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委派进驻大伦坎村,组成驻村工作队脱产开展帮扶工作。驻村期间,他们不仅全力以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日常生活中,工作队员也给予村民无微不至的关心,不论是在大伦坎村的田间地头,还是村民家中,总可以看到他们四处奔忙的身影……

“扶贫工作不仅是关注如何脱贫致富”

“前两年已解锁技能如下:油菜种植一级,茶叶种植二级,茶叶采摘三级,水稻收割二级,水稻脱壳三级,土豆种植一级,黑鸡养殖五级,肉牛养殖四级!”这是黄亮朋友圈的一段话,也是工作队近几年与村民同劳动的真实写照。

帮助村民插秧

驻村前期,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更好地掌握村民的实际困难。工作队四人经常到村民家帮助打扫卫生;下田间地头帮助采摘玉米、稻谷;在春耕季节帮忙种植油菜、茶叶。驻村工作队中年纪最长的王东更是坚持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沿路遍访贫困户,走遍了全村8个自然组。参加村民家里的婚丧、嫁娶、盖房等重大活动,渐渐地,这个年龄稍大的“村干部”成了大家的贴心人。大家有困难会主动找他,有些不愿或不方便给村干部说的心里话也愿意给他讲。

“到现在,村民已经跟我们很熟。如果生活中有困难、问题需要解决或者反馈,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这些事情大到开户、入学,小到用微信发送照片。”罗贤春告诉记者。扶贫工作不仅仅是关注如何脱贫致富,更考验耐心的是平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方方面面都需要工作队解决。

帮助村民房屋修建运送材料

53岁的庞大娘,2018年5月在达州中心医院看病住院花费六千余元,因没有文化,对报销流程不熟悉,医保报销迟迟未能落实。在得知消息后,田邦力主动上门帮助其整理票据,多次往返协调镇政府、市新农合中心处理报账事宜。当报销款拿到手中时,庞大娘握着他的手感动地说:“谢谢你田同志,你帮了我的大忙!”

疫情期间,工作队也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备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对辖区内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全面覆盖摸排走访,逐一做好外出返乡人员确认登记工作。同时科学设点执勤,24小时值班值守,劝导出入车辆和人员,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和测温截止3月1日,工作队在大坎村劝阻了宴请、聚会80余起,全村共排查出居家隔离返乡回村人员129人、集中隔离密切接触人员7人。无确诊、无疑似病例。

驻村工作队开展党建活动

在防疫的基础上,工作队也不忘复工复产。他们通过入农户家中或电话联系,逐户了解务工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产业帮扶需求,帮助做好产业规划,协助有条件村民返岗复工。另一边,工作队一边帮着联系村上几个的蔬菜种植大户,一边联系万源市爱家超市等销售商,使得村里的蔬菜能够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万源市进行销售。既让村民的蔬菜及时销售不亏损,在脱贫路上不至于掉队,同时也让万源市的群众能够吃到平价菜,可以安心的呆在家中进行疫情防控。

除了日常生活,扶贫工作有时也艰险重重。2020年4月15日16时许,邻近乡镇石塘镇大田坡村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甚至有可能燃烧到本乡镇。工作队随即召集村支两委及公益性人员带上工具第一时间奔赴火场进行救治。

到达大田坡村后,驻村工作队发现起火点为该村的山林深处,消防车无法到达,仅能靠农户家中的存水灭火及人工利用工具扑灭,为了控制火情,最大限度降低损失,驻村工作队一行立刻上山投入灭火工作,奋不顾身冲在灭火一线。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力砍伐,他们清理出一道十余米宽的火情隔离带。

此时,工作队都被山林内的荆棘刺的全身都是伤口,他们仍拿着镰刀连续砍伐了3个小时,不但全身被汗水打湿,脸上、手上也都血肉模糊,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直到隔离带完成。为了防止复燃,队员们反复数次进行细致排查,在确保无隐患的情况下,他们才最后离开现场。浑身湿透、体力透支的队员们回到驻地已是凌晨一点多,不但全身都是伤口,而且沾满了烟灰和泥土,并且因为吸入过量浓烟,导致喉咙和胸腔阵阵疼痛。

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被村民看到。工作队四人都被村民指着骂过,“有的时候做了十件事,有一件没做好,他会记住这一件事,跟你闹意见。”碰到这种事情,灰心丧气是难免的,但他们认为:“还好99%的人对你都是肯定的,这就值得!”

“家里面蛮支持 但肯定会有遗憾”

工作队四人对大伦坎村倾尽全力,在“扶贫干部”这一角色上无疑是成功的,但他们对家庭的关注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近几年,他们在“丈夫”、“爸爸”……这些角色上的缺失,留下的遗憾也许是无法弥补的。

“错过了太多回女儿的第一次,满月、周岁、第一次走路、第一个儿童节……我都没陪在她身边。”田邦力感慨道。

据了解,工作队除王东外,其他三人的孩子都只有一两岁。每次离开家,孩子都会哭着让爸爸别走。“看到女儿的眼泪,自己的眼眶总会忍不住湿。成都到大伦坎村的车程大概需要六七个小时,基本半个月回家一次,忙起来,也有一两个月回家一次的情况。像这次疫情,两三个月之后才回家,女儿看到我都愣神儿,认不出爸爸。”特别是女儿出生时因不明原因持续出现便血情况,当时自己没有一直留在身边照顾,对此,田邦力一直心中有愧。罗贤春更是哭笑不得:“孩子一岁多,爷爷奶奶妈妈,连舅舅舅妈都会叫,就是不会叫爸爸。”问及家里对他们工作的看法,四人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家里面蛮支持的,但肯定会有遗憾。”

2018年8月中旬,黄亮在成都的妻子突发疾病,需要住院进行手术,但脱贫攻坚工作正忙,他毅然坚持完成手中的工作,让父母帮忙联系医院及手术,只是在妻子手术当日才匆忙赶回成都看望,术后立马又赶回了村上继续脱贫工作。

谈及外婆的去世,罗贤春现在依然哽咽。2018年10月,他的外婆身体状况已经很不稳定。罗贤春也一直说要回湖北老家探望,但正值省里到村验收成果,一直没有时间。验收完当天,罗贤春马上赶去湖北老家。“赶回去的路上刚好堵了两个小时的车,就是因为这两个小时,我没看到外婆的最后一面。”

同样是脱贫验收期间,王东的弟弟得了急性胰腺炎有生命危险,在医院抢救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考虑到工作队事情多,王东退掉了回雅安的车票。但是当晚,这个50多岁的大男人却悄悄流下了眼泪。

问及是否后悔,工作队四人都表示,“虽然有遗憾,有亏欠。但家里一直很支持。驻村期间,扶贫工作总是第一位的。”家庭的支持、村民的感激,就已经足够支持工作队继续奔赴扶贫一线。“作为一个父亲,我很愧疚,但以后我会告诉她,爸爸不能陪伴她,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我相信她会理解我、原谅我的。”眼看大伦坎村逐步走上正轨,田邦力很欣慰。

“只有注入新鲜血液,扶贫工作才会生生不息”

驻村期间,工作队锁定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紧盯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专项扶贫政策,顺利完成村中58户异地搬迁户手续办理、款项划拨、竣工验收;97户贫困户五小庭院经济验收申报;4个村民小组集中供水建设;79户危房改造及人居环境改善;166户电视信号畅通;33户困难学生入学等重点工作。

工作队的努力也得到认可:2018年大伦坎村顺利通过万源市、达州市、四川省开展的县、市、省三级脱贫验收,实现整村预脱贫,并获批为万源市“四好村”称号。在2019年底万源市的全县摘帽村级验收中,大伦坎村也顺利通过。

今年年底,工作队四人将结束他们在大伦坎村的帮扶工作。但留下的村民大多年纪偏大,只有一个会用电脑,而且并不精通。这也让工作队对大论村的未来有了很多思考:“我们走了怎么办?建立的这些运行机制,这些项目,谁来坚持下去,谁去监督?”对此,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补充到这种村一级的干部队伍里来,“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扶贫工作才会生生不息,才能走得更远。”扶贫工作队四位“好汉”动情地说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