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天,
万众瞩目的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盛会汇聚了约60多种当地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花卉植物,
不仅将成都的春天装点得分外娇艳,
也让无数人通过成都世园会,
看到了在成都多姿多彩的植物与园林间缓缓流淌的文化之河。
成都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
千百年以来,成都城与花、草、竹、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城在花中,花妆城韵”的独特景象,
让无数文人墨客惊喜赞叹,
他们用诗词、散文记录下了花间、林间、竹间的成都,
而这些闪耀着光彩的文字,
也在千百年里,照耀着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本期《博物集》,
将为大家讲一讲东坡与竹的那些故事。
苏轼 《潇湘竹石图》
在中国文化史中,
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众多记录竹、歌咏竹、绘画竹、感悟竹的文人里,
宋代四川大文豪苏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对于竹,苏轼留下了无数传世经典。
苏轼一生与竹结缘,与竹为伴。
在他人生的起伏辗转与兴衰荣辱中,
东坡与竹的精神一脉相承,竹成为他笔下的风景和风骨。
竹化东坡,东坡化竹,
苏东坡与竹相生相融,紧密相连。
门前万竿竹 青春锐意足
苏轼爱竹,源于他自小与竹为伴。
家乡的竹与这位少年青春相伴十余载,
在他出任徐州知州时,曾写过《答任师中家汉公》一诗,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年少的苏轼,与姐姐弟弟在家乡的竹林里玩耍,
竹林环绕的林盘屋居,
袅袅炊烟成了苏轼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少年时的东坡,
还喜欢种树。
他年少时就曾在眉山东冈栽种松树,
旅居黄州、密州、颍州、杭州、湖州时,
虽然身处逆境,却一直以种树为乐,
而苏轼栽种得最多的,则是竹。
李公麟 《东坡立屐图》
竹对于苏轼而言,还是最宝贵爱情的见证者。
相传,在青神县中岩寺内有一方水池,
池边石壁上有“唤鱼池”三个字,
正是苏东坡当年所题。
当年青神县的名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竹林聚会,
想为这个水池取名,
苏轼的“唤鱼池”三个字与王方之女王弗心意相通,
一段竹林泉池畔的姻缘就此天成。
在竹间成长起来的年轻苏轼,
也如春竹般生机勃勃、锐意进取、活力四射。
竹宁折不弯、虚怀若谷的品格,
也在苏轼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并伴随了他的一生。
竹杖芒鞋面风雨 人生低谷作“功业”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
苏轼被贬谪湖北黄州。
为了度日,
苏轼一家节衣缩食,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即便面对如此逆境,
苏轼凭借如竹般的坚韧与气节,
挺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到了第二年,
苏轼的生活窘迫开始得到了缓解,
他在当地朋友们的帮助下,
在黄州东门外的一个小山坡上盖起了五间衣舍,
农舍被茂密的竹林所环绕,
正厅墙壁上画满了雪景,
于是苏轼将其命名为“雪堂”。
在这里,
苏轼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
名动后世的苏东坡重生了。
李衎《沐雨竹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
苏轼记录下了自己一次与朋友们踏青出游的感悟。
其实这次出游并不顺利,
苏轼一行在途中意外遭遇了狂风骤雨,
同行者的雨具被吹走,显得狼狈不堪。
而苏轼却听着狂风骤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
拄着竹杖一路吟啸前行。
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传递出的豪迈与旷达,
贯穿了苏轼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他暮年时,
回忆曾经的时光,
人生中最深刻的苦难与低谷变成了苏轼眼中的功业。
竹的“坚韧、高直、中空、有节”已经与苏轼的精神品质彻底融为一体,
为后世所赞叹敬重。
无肉可 无竹俗 心怀天下济苍生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
苏轼被贬谪到了杭州担任通判。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
苏轼进入於潜县境“观政”。
当时的於潜县令名叫刁璹,邀请苏轼在寂照寺“绿筠轩”观景。
抬眼望去,轩外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
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
有好景、好友相伴,
苏轼一时诗兴大发,
写下了后世耳熟能详的《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苏轼以竹自喻,
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字里行间,
苏轼将士宁可甘于清贫也要保持气节的精神世界,
展现得淋漓尽致。
胸有成竹 千年竟无人过之
苏轼一生,
爱诗、爱酒、爱美食,更爱朋友。
苏轼与朋友相交,
既有诗情画意间的雅致,
也有柴米油盐中的真诚。
他仿佛竹那般,
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从来不会形单影只,
而是郁郁葱葱,成片成林。
在苏轼的众多好友中,
文同是非常特殊的一位。
文同比苏轼大了近20岁,
因为在画竹上的共同语言,
苏轼与文同成为“湖州画派”的开创者,
其绘画风格影响至今。
由文同、苏轼开创的“以书为根,以画为干、以文为骨”的墨竹气质,
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
成为后世的典范。
文同 《墨竹图》
在苏轼为文同书写的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候竹记》中,
记录下了苏轼与文同在画竹上的心得感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因此,
还衍生出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胸有成竹。
而在《文与可画筼笃谷偃竹记》中,
苏轼还记录下了文同的一则趣事,
文中写到文同吃饭时收到了苏轼的信,
苏轼信中调侃文同这位清贫又嘴馋的太守,
恐怕会把当地的竹笋全吃了。
文同看了以后笑得“喷饭”。
于是,
“喷饭”这个典故也被沿用到了今天,
成了网络间流行的词汇。
记者:吴雅婷
海报设计:苏莹
图片:古画、本报资料图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