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山水人城相融 全域“海绵”气自华

2024-06-21 19:45:29来源:天府融媒联合体编辑:何勇


昭化区平乐绿道改造提升项目2023年1月29日动工,11月30日完工,总投资1400万元,其中海绵投资400万元。改造提升后,减少了市政管网压力,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发挥了雨洪调蓄功能。图为6月18日记者拍摄的平乐绿道。

晨曦洒落的清晨唤醒活力满满的一天,上班、送娃的人群踏晨光步履不停。6月19日早晨,在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建设路口,毛毛细雨不曾停止,但却听不到市民的埋怨,为何?只因雨丝自天降,地上无水痕。

这一切都源自于广元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努力绘就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美丽蓝图。

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广元森林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917.2毫米,北部丛山林立,南部耕地集中,城区外群山环抱,是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良好的生态本底。

2022年5月,广元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成绩,成功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2023年底,广元市成为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国内首批试点城市。

截至目前,广元市已完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75个,完工率82.5%;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30.0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41.49%。

坚持高位部署

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近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总体要求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市海绵城市建设事务中心,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级部门协同抓的责任体系。

科学修编《广元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广元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实施方案》,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提供战略指引。颁布《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出台《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管控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等,进一步强化全过程管控。

在实施过程中,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严格实行“周督导、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制度,同时,组织专家、技术骨干深入现场全过程指导,形成“巡查一整改一复核”的工作闭环。

缓解洪涝风险

实现“山、城、水”统筹治理

吐故纳新是海绵城市建设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对于缓解城市内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月1日起,广元市已正式进入汛期,预计今年主汛期(6至8月)全市降水量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对城市内涝防治工作将是极大考验。

汛期以来,市城区已经历多次夜间大雨,第二天,人们惊喜地发现,夜雨似乎对生活并未产生任何影响,城区内无积水、无洪涝,车辆放心行驶,行人安心漫步。

两年来,广元市聚焦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沿南河两岸9.57公顷洪涝风险区域加装防倒灌设施,上游山体建设截洪沟高水高排,开展韩家沟等8条山洪沟整治,分级在山顶山谷山底建设解家岩和百草园等调蓄空间,疏通、治理山洪沟19条,建成堤防90.7公里,新建雨水管渠15.85公里,完善老城区和新城区雨水管网64.41公里,小区管网重现期由现状1年一遇提升到3年一遇,中心城区的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

广元市城区30处易涝积水区域已消除29处,经受住了2023年汛期强降雨考验,城区未发生内涝,实现了“山、城、水”统筹治理,山水人城相融共生。

修复水系生态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6月7日,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广元市透水铺装面积53万平方米,19条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整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7.2%,在全省位居前列,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得以持续改善。

改变源自于哪儿?

长久以来,广元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林廊、口袋公园、滨水缓冲带等蓄滞净化空间,通过布置多级卵石、湿地植物净化过滤、增设缓排设施等方式,与周边街区、小区、景观水体互通,完成48条海绵街区改造、树池连通200余处,削减道路面源污染40%,实现周边20公顷区域调蓄净化功能。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平均浓度提高到102.3毫克每升,19条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整治,嘉陵江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白龙江、南河流域断面水质常年达到Ⅰ类标准,真正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嘉陵源头碧水来,一江清水出广元”。

城市能级持续提升

海绵城市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晚风、夜景、烧烤、啤酒……夜间的广元,褪去浓浓暑气,有的皆是闲适安逸。

2023年,依托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广元市大力开展城市能级提升行动,重点打造“1带8线10区”夜间照明,共涉及近130项夜间照明提升任务,璀璨的夜色带动了夜间经济蒸蒸日上,万达金街、金橄榄广场夜市、温州商城夜市等地人来人往,两江口、三线记忆等6处餐饮消费体验带加速培育,夜间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通过实施“两江四岸”、海绵小区、海绵街区等工程,原三线建设时期的105西区等海绵小区,不仅让老房子焕发出新生机,新“长”出来的雨水花园更是成为小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桥头公园、百草园等海绵城市项目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同时带动周边业态得以进一步升级,为广元市加速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奠定了基础。

来源:广元日报全媒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