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情系藏北高原 探寻地球科学秘密

2024-07-02 19:47:28来源:天府融媒联合体编辑:牛霄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2日讯(记者 陈淋)“从欧洲比利牛斯到中东扎格罗斯,再到中国的青藏高原、南海,是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构造域油气资源富集带。”

在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的一间办公室内,王剑院长摊开一张地图,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们科普道。而后,他的手指向地图上的青藏高原北部,“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类生存禁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极其险恶。但它却是大自然赐给地质学家的天然实验室。”

王剑提到的藏北高原,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其西侧与之毗邻的是著名的中东油气区,东南段则是东南亚油气区。这一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使得藏北高原地质演化规律及其资源能源形成作用研究,备受广大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有许许多多的地球科学秘密需要去探索。

在这里,王剑情系藏北高原地球科学研究,怀揣报效祖国资源能源事业的初心,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二十九载初心不改、奋斗求索,带领团队完成了从盆地分析到资源潜力评价、从战略选区到实施科探井工程的全过程,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获一系列重要基础地质科学资料,为推动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3月初,王剑带领团队再赴藏北高原开展野外科考

谈科研:

深耕高原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价二十九载

“从1995年到现在,我几乎每年都要到藏北高原做野外考察,短则10多天,长则超过一个月。有时一年去一次,有时一年要去三四次。”王剑回忆道,近年来,他已是科考队伍里年龄最大的成员。

今年农历正月尚未结束,王剑带着团队又踏上了藏北高原的土地,这是他进藏科考的第29个年头。他这一待,又是好几个星期。

在藏北高原科学考察,除了身体要承受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外,还常常要面对自然界里潜藏的危机与艰险。藏北高原高寒缺氧,他们多走几步路便呼吸困难。刚上高原的15天至1个月内,王剑在晚上必须要吸着氧气才能入睡。“高原白天紫外线特别强烈,气候特别干燥。受此影响,每次上高原的头半个月,我们的嘴唇都皲裂溃烂,且不容易康复,轻轻一碰就鲜血直流。而到了晚上,气候寒冷,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0多度,有时连温度计都要爆表。”

藏北高原北部、昆仑山南麓的弯弯梁,是探险者也不敢涉足的无人区,俗称藏北高原“死亡之海”。这里泥沼广衍,几乎没有交通道路,科考队驾驶着车辆只能凭经验行走,但途中总会与沼泽地不期而遇。王剑仍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领队去弯弯梁考察,刚出发不久就有一辆卡车陷入沼泽。历时好几天,队员们都无法将车拉出。最后,他们不得不用棉被,甚至身上穿的棉大衣铺在车轮下,才勉强碾出了一条出路。后来,当团队安全抵达弯弯梁时,由于严重缺氧、体力透支巨大,所有人都瘫倒在茫茫雪原上。

王剑和团队成员常常回不了大本营,在车上过夜,他们戏称为“当团长”(在车上卷缩一团的意思)

二十九年来,王剑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将300多篇科研论文、20多本专著书写在藏北高原上。

“能有机会报效国家那是我们的骄傲。”谈及在藏北高原做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动力,王剑动情地说,“我喜欢地质,喜欢遨游在‘百万年’为时间单位、‘光年’为空间距离的浩瀚地质历史中,而每一块石头,我能从中读出一片海洋、一岭山脉、一条河流……乃至地球形成演化、生命起源、能源资源的形成并服务于国家,那是我们地质学家才能独享境界与情操。”

科考车辆的轮子陷入结冰地面,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

谈教育:

“培养年轻人,比自己取得成功更重要”

在藏北高原盆地倾注心血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王剑也不遗余力地培养后辈科研力量。在他看来,“培养年轻人,甚至比自己取得成功更重要。”目前,王剑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60余人,其中不乏国家级人才、科研教学骨干及优秀博士生。

在人才培养中,有着40多年党龄的王剑总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始终把力量凝聚在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人生光阴里,干出成绩。”

羌塘盆地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内,陈列着一口4696余米的科探井,这也是钻、录、测井资料。这口井可不一般,它是藏北高原的第一口科探井——羌科-1井,更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科学研究探井。为了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什么是“生、储、盖”,什么是电阻、电位、声波、中子、密度测井,王剑亲自动手,按照1:100的比例,组织学生把4696米地层的近5000个样品,一个个淘洗、烘干、瓶贴、粘胶、拼合成一条完整的地层“铁柱子”,这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现场教学与科普实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