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破难,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及时在川落地落实见效,自主创新改革取得明显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服务国家战略重点改革落地见效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四川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牵引,推动建立重大事项一体推进机制、创新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共建共赢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改革落地见效。
出台专项改革方案,建立互利共赢的地方留存部分税收分享机制,组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联合印发汽车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上线运行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400余家车零部件企业相互服务整车配套,全域配套率达80%。
出台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印发实施万达开、川南渝西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总体方案,聚焦政策互认、一体规划、设施互联等领域先行先试,携手打造川渝融合发展“桥头堡”。
建立川渝党政联席会议机制、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搭建双城经济圈项目管理服务网络平台,2024年滚动实施共建重大项目300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
推动政务服务“川渝通办”,311项服务事项实现异地通办,累计办件量超过1800万件次,实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立破并举”
近年来,四川“立破并举”推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启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探索,联合印发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建立跨省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和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推动信用“红黑名单”互认共享、民营企业异地维权互认等。
选取成都、德阳等7个市开展两批次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探索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挂牌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推动实现全省工商业用户同价等“六个统筹”,市场运营水平持续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共注册经营主体逾5.6万家,较2016年改革之初增长近60倍,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911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2.4%。市场交易品种丰富程度、交易方式灵活程度和交易开市频率均居全国第一。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近年来,四川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两手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实施“1+6”重大专项改革,重组整合一批大企业大集团。2023年,四川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利润总额达1433亿元、同比增长25.1%。
构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政策体系,“一对一”跟踪解决企业诉求,“真金白银”帮助民营经营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增信心,全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800万户、民营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
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行动,营商环境评价“优秀、良好”市(州)数量增至19个,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获评前10最佳口碑省份。
高水平开放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
四川坚持自贸试验区改革引领,以开放促改革,深入实施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任务,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12项获国家层面复制推广,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
积极为外资在川发展创造更具吸引力政策环境,成功争取23条产业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全省条目数达63条,居西部第一。制定全国首个与外商投资法紧密衔接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自贸试验区建设管理办法、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45条”措施。
实施贸易便利化举措,制定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与多式联运工作方案,创新“区域联动”和“多点报关、多点放行”通关模式,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通关成本降低约60%。
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品牌加快塑造
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被誉为科技领域“小岗村”试验。累计完成分割确权2084项,孵化企业558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在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广,成为国家科技成果评价综合改革4个试点省份之一。
创新谋划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在1个国家级新区、4个省级新区、2个经开区和2个高新区探索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赋予试点区域亟需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5项、配套支持政策249项,试点以来9个试点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12.7%,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
高质量建设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创新实施区域协同共富、消底提低扩中等“六大行动”,探索低收入群体托底、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投入“三项机制”,建立钒钛、康养、水果等特色产业共富联合体,打造“共富农场”“共富工坊”“乡村发展公司”等共富场景,县(区)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倍差缩小至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0以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巴蜀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来源: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