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坪:记者实地探访 直击夏粮颗粒归仓

2024-08-28 20:34:25来源:天府融媒联合体编辑:牛霄

当前夏粮进入收购后期,今年的丰收粮如何确保颗粒归仓?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充市高坪区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一线探访。

刚进粮库,机械轰鸣,输粮机运转不停,作业人员往来穿梭。一台智能扦样机摆动着机械臂,将扦样杆插入停靠在其旁边装满粮食的车上。

“传统扦样时间为20分钟左右,智能扦样机仅需5分多钟。以前人工检验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指标,需要25分钟左右,现在通过质检机器人仅需10分钟,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四川高坪国家粮食储备库书记张国彦说。

今年夏粮小麦入库工作开始以来,张国彦和同事严格落实国家夏粮收储政策,秉持“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信念,迅速行动、职责明确、措施到位、任务到人,积极开仓消杀通风,配齐各类收储设备,每天对当日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复盘,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面对近日的极端天气,张国彦和同事还每天检查库区磅秤、排布输送机,查看并记录各仓粮温。在时时掌握粮温变化的同时,及时入仓巡视、检查空调运行等情况,认真做好粮情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储粮安全度夏提供有力保障。

张国彦介绍,小麦入库前,每道程序、每个关口都有专业人员严格把关,确保收购粮食容重、水分、杂质、食品安全指标等都能达标入库。

随着运粮货车上的小麦如金色瀑布倾泻至传输带上,一台风机正加大马力工作,将充实饱满的小麦降落到下一节传送带,空瘪粒、杂质在吹到较远的地方降落。

“为了保障入仓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我们入仓时一般会使用风机、振动清理筛进行除杂,根据前期小麦初验指标确定作业机械的配备。”张国彦表示,四川高坪国家粮食储备库今年小麦入库工作接近尾声,下一步将陆续开展区级储备粮稻谷的轮换入库工作。

“过风”后的下一段传输带,记者观察到经过除杂、风选的小麦颗颗均匀饱满,金黄诱人。

张国彦随手捡起地上的麦秸,向记者介绍道:“作为储备粮,我们要尽全力确保入仓小麦在质量指标、储存品质、食品安全指标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像这样的杂质,坚决把它挡在粮仓门外。这批小麦的质量不错,清杂流程相对简化,这也是我们’节粮减损’的工作举措,既保了质量,也保足数量。”

“夏粮收购阶段,我们从早上7点上班,有段时间来的运粮车多,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高峰期忙到半夜是常有的事。自夏粮收购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上下一心,以实干精神,切实做好接卸引导等夏粮收购工作,确保我们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张国彦说。

此外,随着四川高坪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设备和技术升级,也让粮食“睡”进舒爽的“睡眠舱”,清凉度夏。室外的气温40摄氏度,粮仓里面只有25摄氏度左右。

当天,张国彦还带记者来到粮库的3号粮仓,打开仓门稻香扑面而来。他告诉记者,粮仓内都配备了智能通风、智能灯控、害虫检测、气体检测、粮情检测、水分检测、电子垛牌等新型智能系统,仓房整体实现了“物联网+安全”储粮,确保粮仓不坏一粒粮。

而在该粮库智慧大屏幕前,工作人员一点鼠标,便可第一时间掌握每一粒粮食的“体温湿度”、仓内“生活条件”、粮食“居住体验”等。经20多倍放大,颗颗麦粒清晰可见。工作人员据此有针对性地操作设备,对仓内粮食进行杀虫降温。

据了解,目前四川高坪国家粮食储备库使用的智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采购—物流—存储—销售”全流程可管、可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对产、购、销、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

采访结束临近中午,室外体感温度超过45摄氏度,现场工人全部佩戴安全帽、防尘面罩,走近可以看到面罩表面一层灰尘,肩膀上也落着细碎的麦秸,汗水顺着脸颊,滴滴落下,打湿了衣襟上的尘土和杂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不仅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和最主要的食品原料,人民群众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守好粮仓,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既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

来源:高坪融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