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央媒怎么说
为何推广街区制
治疗“城市病”刻不容缓
经过37年发展,中国城市日新月异,但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各种“城市病”,必须得治,刻不容缓。这就是这份重磅文件的出发点。
在中央看来,封闭小区是当前城市病的一大病因。随着大宗用地开发越来越普遍,宽马路、大广场、超大封闭社区形成,迫使人们不得不开车出行,却拥堵在路上。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不但造成街区宜居性不高,社区活力缺乏,也令不少人的城市生活并不快乐。
为何要打开小区
畅通城市交通,增强社区活力
第一、小区拆围墙其实就是清除城市交通路网栓塞。封闭式小区对于城市交通而言,无异于一个个“拦路虎”。一些传统街道的小路,本可充当“交通毛细血管”,却被封闭小区堵死。拆掉围墙,推广街区制,不仅出门就有通途,还能提供更多停车泊位。
第二、街区制并非威胁社区安宁的洪水猛兽,拆围墙有助于增强社区活力。开放式的街区制的优点就是资源共享,例如绿地、停车场、小商铺等,带来更多的商业活动。这些神经末梢被激活,整个城市的经济会更有活力。推广街区制带来更多公共空间,逐步建立熟人社会,能给整个社区带来生活气息。
如何保障业主权益
物权分配需法律明确规定和细分
街区制推广不会一蹴而就,在制定具体规划时,必须注意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
首先,推行街区制要有“软件”支撑。这里说的“软件”主要是权益的划分,我们知道,《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等,都属于业主共有。未来,街区的道路、绿地、停车位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如何分配,还需要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和细分,绝对不可以是一个糊涂账。
如何保障安全和安宁
先解决好停车、物管、环境等问题
其次,推行街区制还得有“硬件”保障。解决好停车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环境问题、住宅区内公共空间等问题,是实现住宅街区化的前提。
例如,由于街区制使得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车速更快,增添了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加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这就需要考虑到街区单元尺寸的大小。有媒体介绍,成都的“小街区规制”试验对街区单元尺寸有明确规定:街区单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200米,街区单元规模约50亩左右;道路网密度宜不低于10km/km2,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这种细化的要求值得借鉴。很多小区内部的道路不规整,如果开放小区作为公共道路通行,必须要经过相应的改造,这样的“硬件”改造离不开政府的参与。
最后,街区制的推行还需要一些单位做表率。需要一些单位大院率先垂范、引领,加快开放步伐。这一点,中央的《意见》已经明确,“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开放封闭小区从一些单位大院开始,才有利于未来街区制的顺利推行。(人民日报客户端)
专家视角
打开小区需社会治理能力同步跟进
在中规院西部分院总规划师陈怡星看来“打开小区”是一种终极理想。但“墙”建起来容易,拆下去难。
陈怡星认为,最关键的是,需要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步跟进,譬如以前小区绿化和安全是物业公司管理,一旦公共化意味着由政府承担,绿化可以考虑采取PPP模式(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安全是不是要通过完善监控系统来保障?“我们过去是交物业费,也许以后就是要交物业税,这也是国家治理改革的方向。但这些只能拭目以待实践经验的积累。”
“或者说,我认为这个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把过去城市的三个空间层次:私密空间(家)-半私密空间(小区户外)-公共空间(街道),改变为两个层次:私密空间-公共空间。”陈怡星告诉记者,过去半私密空间是居民以物业费的方式购买、物业公司和房地产商供给,公共空间是政府供给。以后,半私密空间变为公共空间了,意味着政府承担责任的面积变大了,政府是否能承担?以什么方式承担?居民是不是不再交物业费,而是直接给政府提交物业税?所以,这种空间变化也许会成为推进物业税改革的一种动力。